往明星身上转投,以明星和粉丝的亲密关系,搞粉丝定制。
一部为某个偶像明星量身打造的电视电影出来,就是给这个偶像特有的粉丝群体看的,支持偶像就是支持你自己,粉丝也愿意掏钱。
但这种运作方式,往往因为某个明星和粉团的深度绑定,粉丝群体过于单一,收益也就比较单一。
想扩大收益。
干脆把所有明星,一股脑全请到一部电影里。
果然效果不错。
但由于明星派系明显。
粉丝们对自家偶像的番位比较敏感,稍有处理不当,就会引发粉丝团的不满情绪。
于是诱发了某个明星粉团,因不满情绪,而群体抵制这部戏。
重口难调,还是难以达到大满贯的预期收益。
于是就有人发现了,既然粉丝会因为对偶像的喜恶情绪,来选择支持某一影视作品与否,那么粉丝同样会因为对偶像的喜恶情绪,来支持和明星伴生的其他事物,只要这些事物能够支持支持他们的情绪正确,是他们喜欢的东西。
比如支持明星之间的接机场面攀比,明星之间的撕逼,明星之间的打榜排名,等等,这都是粉团与粉团,也就是人群与人群之间情绪的对立。
并且他们很快就发现这套可行。
不仅可行,而且再也不用绞尽脑汁,费心费力去讨好观众的作品。
于是娱乐圈的去产品盈利时代就这么到来了。
那么,怎么样能让各种情绪的产生途径更加稳定呢?
当然还是选秀。
所以说,《偶像练习生》这个节目的包点也是有的。
否则,景农当然不会简单给新人让路,简单粗暴的吸这个节目的血,对他个人才是最有利的。
景农再一次来到节目的时候,正值练习生们录制主题曲。
毕竟这也算是一个不小的工程量,六十多位练习生,分组切镜头,各种麻烦的事情一大堆。
这也算是前期筹备的最后一个环节,只要这一部分处理好,节目就可以准备上线了。
景农下了高铁,就直奔摄影棚,比较巧的是其他几个导师也在。
景农这段时间因为行程安排一直不在现场跟,一直也是两位舞蹈导师跟的比较多。
“程潇姐好,周姐好”,简单跟两人打过招呼后,景农就把注意力放到“星光熠熠”的舞台上。
“幸运的视角都为我聚焦
你的每个决定是我渴望的骄傲
让犹豫走掉选择我就好
请你为我的努力而尖叫
hey u hey u hey pick me ei ei
hey u hey u hey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