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丝白中透着枣红,茶树菇有点变艮。在翻勺的时候锅边开始出现锅气------
锅内干菜的香味渐渐变浓,感觉到干爽了。
撒入少许蒜蓉,淋明油,转大火猛炒,三十秒后关火出勺装盘。
第一份炒干菜完成。
李师傅、杜师傅、马师傅、草利贵、于文学都站在身后手拿筷子等着呢。
“赶紧尝尝啥样。”我说。
五双筷子一起往盘子伸去。
等他们夹完我也拿筷子夹了一口放进嘴里品尝。
入口一股浓郁的干菜香味,有茶树菇的菌香,有干豆角特有的香味,还有黄花菜淡淡的香味,只有葫芦丝全是浓郁的酱香味道。
这个味道就是家里的味道,或者说是山里的味道。
也是我想要的味道。
最初就要把它做成一道地地道道的东北乡土菜。
吃一口,哏叽叽,有嚼头,俩字——好吃。
“绝了老哥!”李师傅尝完之后首先伸出大拇指说。
“老谭,这道菜绝了,好吃。”杜师傅也伸出了大拇指。
马师傅没说话,直接伸出大拇指,然后又去吃第二口。
草利贵和于文学没像三个师傅那么夸张的伸大拇指,他俩很实际,等师傅夹完第二筷子之后直接连盘子端走,到砧板操作台那吃去了,草利贵边吃边喊鲍鹏。
我知道这道炒干菜成功了,并且是一次成功。
研发这些道新菜只有这道炒干菜是一次性成功。
好像找到了做菜的感觉。
一瞬间明白了师父说的那句话,做的是菜,炒的是火侯,要的是滋味,不是调料。
整道菜只用了酱油、老抽、鸡精,十三香和花椒面,很普通的五种调料,可是做出来的效果却是不同,吃着好吃。这个好吃是真正意义上的好吃,是那种吃了还想吃的好吃。
突然间感觉好多菜都会做了。
站在灶台上有那么一瞬间的出神,脑海里蹦出两个字“演绎”。
我不是在做菜,是在演绎菜品——演绎东北菜。
我是一个厨子,三尺灶台是我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我要演绎我的菜品。
每一道菜品到了我这都是一个作品,从我这里制作出去的都是我的作品,是我的生命。
菜品之所以有生命,是制作菜品的人赋予了它生命。
一个有了生命的菜品才有性格,有特点,有被客人接受并喜爱的理由。
以前是为了做菜而做菜,把做菜当成了工作,一个安身立命的资本,所以说以前是做菜不懂菜,停留在会做菜的阶段。
现在突然有点懂菜了。
我要演绎东北菜,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