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单纯的做菜,就像演绎自己的人生一样去演绎。
做菜的同时在做人,做人的同时在做菜。
这就是一个厨子该有的感悟。
一直桎梏我的瓶颈突破了。
内心一阵欢喜。
说实话十分激动,感觉手都有些颤抖。
不得不平息一下自己。
等心情渐渐平静下来之后把草利贵叫过来,跟他讲了这道菜原材料的投料标准以及干豆角、干黄花菜、干葫芦丝的泡发时间和切配标准,至于如何摆档不用我说,他会摆的挺好。
“师傅,这菜叫啥名?”他问。
“叫‘农家炒干菜’吧。”我说。
“是不是有点土?”他说。
我说:“不土,就叫‘农家炒干菜’。”
他问:“一天照着多少份备?”
我说:“先照着二十份备。”
他记下之后转身要走,我叫住他说:“把‘东北年菜’里面的大豆腐换成厚的干豆腐,记着晚上开菜单的时候开上十五个暖锅。”
他问:“准备用暖锅上‘东北年菜’呀?”
我说:“是。”
炒干菜这个菜定型了,我问李师傅鸡脆骨研究咋样了。他说也研究出来了,准备做一盘叫我尝尝。
我问他:“准备怎么做?”
“炸。”他说:“我用孜然粉和辣椒粉腌的,拍干淀粉炸。”
“炸点儿尝尝,看看啥样。”我说。
他把腌好的鸡脆骨拿出一份,拍上干淀粉入油锅炸,炸完之后尝了尝感觉还行,有点撸串烤鸡脆骨的味道。
我笑着说:“一股烤串味儿。”
“我就是按着烤串的方法做的,省思烤鸡脆骨大伙儿都爱吃,这样炸也行。”他说。
“想法不错,挺好。”我说。
“真的假的,我吃着一般。”他说。
“说实话这样吃没有烤着好吃,孜然粉不适合炸,出来的味道没有烤着往上散好。”我说。
“我感觉也是。”他说:“你不让做香辣口的,我也想不出咋做来。”
我说:“别着急,慢慢研究,好菜不怕晚。”然后对他说:“咱俩到菜档上看看,看看缺啥类型的菜。”
和李师傅从厨房出来,来到菜档跟前儿。
菜档前站着一个五十岁左右的男的,身边还跟着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儿,俩人正在那看菜档。李师傅说这么早就来人点菜了,我没吱声,直觉告诉我这两个人不是来点菜的客人,应该是同行。
陈经理看到我和李师傅出来,走过来小声跟我说:“那是魏厨的师父,李兴堂,过来看咱家的菜档来了。”
陈经理说完我不禁多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