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躲闪,那意思真签呀,以后可得注意,千万别出错,签罚单丢人。
从二楼厨房下来,碰到王总,他问我完事没,想起他说晚上和陈经理坐坐的事,忙道完事了,换完衣服就走,他说陈经理晚一会儿去,我俩儿先走。
还是洪福饭店,现在洪福饭店已经成了据点,不但我来,厨房的员工也来,前台的也来,用他们的话说是我带的。
和老板已经很熟悉,每次来都给加个菜,菜倒是不贵,有时候是“辣炒花蚬子”,有时候是“盐水毛蚶”,瓜子不饱是人心,叫人心里舒服。
“老谭总来?”王总问我。
我说:“总来,他家是我饭点儿。”
“我省思找一家好点的饭店请你和陈经理呢。”他说。
“不用,也不吃啥,他家就挺好,主要是喝酒聊天。”我说。
“老谭孩子多大了?上初中了吧?”
“没呢,我家孩子小,刚三周岁。”
“你家孩子可挺小,我以为上初中了呢。”
“我结婚晚。”
他说:“我家孩子十四,上初中了。”
“学习咋样?”我问。
“学习不好,不爱学,天天挨骂。”他说完笑了,“现在孩子不好管,有主意。”
我说:“一家都一个,从小就惯着,可不好管咋的。”
唠了一会儿家常嗑儿,陈经理来了,开始喝酒吃饭。
“老谭,刚才老爷子来了,转了一圈走了。”陈经理说。
我问:“去厨房了吗?”
“没有,就在前台看看,我在楼上了,等我下来时候他正好往外走。”她说。
“老爷子是从新店回来,路过看看。”王总说。
“每天这时候他早睡了,今天准是有事。”陈经理道。
我说:“新店装修进展慢,也够他着急上火的。”
王总说:“现在饼店往外出兑呢,老爷子说饼店不做了,集中力量做新店。”
这件事我倒是听说一些,但没怎么上心。饼店的一些员工现在有找工作的,有的想到老店来,只是现在还在营业,不能说过来就过来。如果饼店兑出去,还能缓解一下粗粮人员短缺问题,是件好事。
对于集团的动作几乎是不闻不问,上面下达什么命令我和陈经理照做就行,毕竟有三个老总和一个厨务总监在,那是他们的事,咱们服从命令。
说实话,如果是我就不把饼店出兑,因为饼店是个特色店,面积在五百平,以后这样的特色店肯定火,就和小酒馆一样,是个发展趋势。不要小瞧这样的店面,看着每个月挣的钱不多,如果形成连锁,在滨海有十家八家的,那就是路边取款机,不比大店少挣。
只是咱们说的不算,不做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