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活的,尤其咱们中餐,没人干不了活,机器人能干别的,炒不了菜。”然后接着道:“像咱家饺子馆,全都得人包,还得现来现包,人少了肯定不行。现在饺子工是一千五,再过两年最少得两千。主要两千是行,能招到人算着,就怕到时候连人都招不到。”
“人是有,到啥时候都能招到。”老爷子说:“到时候就是成本高,福利待遇也高。”
“现在咱们就得想到,人力成本降不下来,但是得想办法控制。”我说:“拿厨房做例子,咱们老店,一共是十二个师傅,现在平均工资是三千五,两年以后能涨到四千。咱家现在是有厨师离职马上就得招新厨师,要不然没人炒菜。厨师的成本也一直降不下来。其实咱家可以培养自己的后备力量,现在三个店了,管厨师就五十来个,如果我们培养二十个后备厨师,从砧板往上培养,成本会降下来不少,并且自己培养的厨师忠诚度还高,轻易不会离职。”
“一直想自己培养厨师,主要是刚培养差不多就走了,全给人家别人家培养了。”老爷子说。
我说:“这个得给人家机会,同时工资得逐渐往上涨,还得有好人带着,要不然培养出来就得走,在咱家一个月两千,到外面一个月两千五,搁谁都得走。”
老爷子说:“培养自己厨师是对的,这是长久之计。”然后问:“现在干砧板的小孩儿有值得培养的吗?”
我说:“倒是有一个,可以炒尾锅。”
“调到粗粮的那个砧板老大小草也挺好,可以培养。”老爷子说。
我点头道:“嗯,他也行。”
“现在咱家就得培养自己的厨师,不单是热菜,凉菜也得培养,这样不但能把咱家的传统菜保留下去,还能提高菜品质量,降低人力成本。”老爷子说。
他说的降低人力成本和把传统菜保留下去我承认,对菜品质量的提高还做不到,想要提高菜品质量还得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进行操作,加上严格的考核与检查才能提高。
“老谭,以后老店就当咱家的培训基地,你负责培训。”老爷子看着我说。
我说:“行,服从安排。”
“我看你在培训人这方面有一套,现在小杜在粗粮干得挺好,不是你带出来的吗,再多带几个。”老爷子笑着说。
“杜师傅本来干的就挺好,我没咋带。”我说。
“老谭行,不但菜炒的好,管理还厉害。”陈经理说。
“你也行,你们俩儿配合得挺好,老店被你俩儿整的行,现在公司顶数你俩儿厉害。”老爷子道。
“那给我俩儿涨点工资吧。”陈经理顺势说,满脸笑容。
“工资肯定是涨的,别着急。”老爷子笑道。
把培养厨师的细节问题定完之后,跟老爷子说了王海涛他们几家店想要联合起来举办厨艺比拼的事,老爷子说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