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企业家梦

作者:武姿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来,似乎总隐藏着什么问题,大家很容易对你做的事去进行各种猜疑。”

“你是说,你现在要投资这个勤凯子公司,也会有许多人产生各种想法?”宁宇格明白了马涛的这番话。

“对,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马涛把自己划为他所说的第二类企业家,就是因为在成立勤凯公司海东子公司的过程中,他遇到的最多的问题,也是第二类企业家们遇到的问题。

勤凯公司在西城高新区注册,尽管曙光院已经为此召开相关会议统一了思想,也得到了西城市政府和西城高新区的全力配合,但在母公司注册一切进展顺利的同时,子公司这边却面临着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转换带来的冲击。

在对海东子公司进行产权界定时,对其中的国有资产产权界定,要依法划分企业财产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等产权归属,明确各类产权主体的权利范围及管理权限。改制前,应对国有资产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

在这个环节上,马涛面临着曙光院相当一部分干部职工的种种疑问。

不少人提出,曙光院从事业单位改制为科技型企业,曙光院的国有性质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因此,曙光院和利用曙光院资产衍生出的各类经济实体,其性质也依然属于国有,那么,勤凯公司的这种改制,就有可能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为此,马涛在向院委会提交的一份《关于勤凯公司股份制改造相关问题的说明》中,耐心地说服大家。

他首先列举了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形式。

“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形式包括:股份制改造和拍卖过程中国有资产的流失;假破产真逃债形成的国有资产流失;在产权交易过程中,评估机构恶意低估国有资产价值;决策失误,造成巨额国有资产损失和流失;国家工作人员乘企业关、停、并、转、包、租、合、卖等机会,利用职权进行贪污犯罪等。”

“从这些国有资产流失的不同形式中可以看到,我们今天对勤凯公司的股份制改造,从运作方式上来讲,有可能形成流失的渠道,都在曙光院的可控范围。”

“就拿曙光院在海东购买的土地使用权来说,这块地之前已经放置很多年,只有投入没有产出,这块地用来干什么?卖掉?这显然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大家都知道,我们在海东成立了勤凯公司,勤凯公司这几年在海东的发展,不仅收回了投资成本,而且已经开始反哺曙光院。那么,这部分土地使用权所折算的国有资产股,它是有稳定的收益保障的。”

马涛在这份说明中还动情地分析道——

“上世纪九十年代,很多城市出现了国有企业抱着金饭碗讨饭吃的现象。有些位于城市黄金地段的老国有企业的产品、市场等,由于种种原因逐步走向衰落,最后连职工的工资都无从筹措。但是,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随着城市实施退二进三战略,这些企业将土地进行转让后,资产实现了大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