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项目招股

作者:武姿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在马涛看来,没有发展远景和战略的企业,走一步算一步,走哪儿算哪儿,那就像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而一旦有了远景和战略,不去努力实现,跟流浪汉相比,也好不到哪里去。

马涛已经为海东勤凯公司制定了发展远景和战略,但是,要实现它,又绝非仅靠勤凯的一己之力就可以办到的。

第一次见面,马涛就向gut公司副总郑宇表明:勤凯公司希望融入gut已经在国内建立起的汽车制造主要零部件供应商同步开发联合体。

郑宇也阐明自己的态度:凡是与gut产品相关的、在汽车产业链内的任何企业,都有可能成为gut合作的伙伴。

gut公司的实力和郑宇极有诚意的回应,让马涛下决心开始走他的下一步。

他要通过勤凯公司自身项目的引领,以现有的产品和技术创新资源,吸引更多的外部资金进入勤凯公司,扩大勤凯公司的资本盘子,把产业搞大。

他心里早就酝酿着一个项目。

有邹东明的穿针引线,很快,马涛和郑宇就差不多成了想见恨晚的好朋友。

四月初的一天晚上,马涛做东,再次邀请郑宇、邹东明见面。

这次,马涛还约上了刚从国外回来没几天的张智。

因为马涛或者说是勤凯公司,需要让郑宇了解,身为中国upc工业协会秘书长,以及曙光院副总工程师、国家gaz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的在读博士张智,就是勤凯公司产品和技术创新团队的重要成员之一。

“张智可是国内upc产业元老王院士的关门弟子。”马涛向郑宇介绍张智,最后补充道。

这次见面地点,马涛选在了海东靠近江边的一家西餐厅。

望着窗外不远处的江面上,一家中韩合资汽车制造企业在一艘游船上制作的霓虹广告,马涛凝神道:“现在,但凡有些想法的企业,都在谋求上市。”

“是啊,几个月前,新东方不是也在美国纽约证交所上市了,好家伙,股价已经超过了25美元。”郑宇说。

“你们说,新东方的上市模式能否拷贝?”马涛的话题绕的很远,但离他想要到达的目标却很近。

“不是有人说吗,俞敏洪是从一个插秧能手,经过三次高考才上了北大西语系,被老婆骂成废物,从中关村刷小广告的培训作坊干起的。但如今已经拥有两亿美元个人资产和十亿美元集团资产。这样的经历,简直是神话。”邹东明说。

“一个考gre的男生说,一天两百个新单词的任务量,面对着学校的围墙拼命地背得快吐的时候,一想起新东方的老板只要努力就能从小人物变成牛人的这个成功榜样,立刻感觉自己能推倒眼前的那面墙。”张智说。

“兄弟我不背单词也想吐啊。他成功的榜样是新东方老板,我现在追求的目标,就是怎么能够让勤凯大大小小的股东,投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