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振恐”。
可以说,子婴这是在最敏感的时刻,对最敏感的问题,对秦二世提出最强烈的反对意见!
这是非常非常高调的!
可是,秦二世虽然未采纳,但也未处罚子婴。
同时,他说秦二世“诛杀忠臣而立无节行之人”,这显然是在骂赵高。
可是,即使赵高后来混到可以“指鹿为马”了,也不曾为难子婴,相反,在弄死秦二世后,他还拥立子婴!
这一切都表明,子婴很不一般!
子婴身世:秦二世的拉拢对象子婴的身世,连史记都自相矛盾。
《史记.李斯列传》说他是“始皇弟”,《史记.始皇本纪》说他是“二世之兄子”。
因为“二世之兄子”,后世有一种说法说他是扶苏的儿子。
不过,从逻辑上来说,子婴不可能是扶苏(或其他秦始皇亲儿子)的儿子。
前207年,子婴与他的两个儿子一起谋划,除掉赵高。
能一起参与政变谋划,子婴的两个儿子至少也是15岁了。假定子婴15岁生了这两个儿子,也已经30岁了。
也就是说,子婴最迟最迟也是前237年出生的。
那一年,秦始皇刚好22岁····怎么会有亲孙子呢?
所以,子婴不可能是秦始皇的亲孙子。
同时,他也不可能是秦始皇的亲弟弟。
秦二世要诛杀的,是能够威胁其皇位继承的兄弟。子婴不是秦始皇直系血脉,没有威胁,不在其杀戮名单上。
同时,子婴有一定的才能、影响力,是秦二世要团结的宗室成员。
因此,秦二世杀尽兄弟姐妹,未杀子婴。
楚汉战争中,齐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诸侯。
项羽正值鼎盛时,齐敢和西楚霸王硬刚。
韩信只带数万人准备攻齐时,齐却投降了。
可是,齐投降,韩信“还不要”,非要发兵攻打,一举灭之。
齐王、韩信,都不是疯子,他们之所以行为“反常”,是有着自己的算盘。
齐在楚汉战争中的基本追求战国末年,齐是非常“配合”的一个诸侯。
秦攻打其他诸侯时,齐不干预;秦攻齐时,“民莫敢格”,麻溜投降。
因此,齐贵族受到的打击相对较小,虽然依律要上缴兵器,剥夺封地,但他们在齐地依然保持着很强的影响力。
在秦末的复国浪潮中,齐国是少有的,仅靠本国旧贵族领导复国的诸侯。
他们与其他反秦义军一直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保持着相当的独立性。不管是项羽还是刘邦,对齐的影响力都非常有限。
对田氏贵族来说,恢复齐国,就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