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元元年(89年)秋,窦宪率大军出塞。汉军追击三千多里,北匈奴诸部山穷水尽。
稽落山(今蒙古古尔班察汗山)一战,汉军大破北单于主力部队,纵横漠北多年的北匈奴几乎土崩瓦解。
战后,窦宪志得意满,与部下登上燕然山(今蒙古杭爱山),命时任中护军的班固撰文,刻石记功:惟永元元年秋七月,有汉元舅曰车骑将军窦宪,寅亮圣明,登翼王室,纳于大麓,维清缉熙……陵高阙,下鸡鹿,经碛卤,绝大漠……上以摅高、文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
窦宪一战功成的英雄壮举,是后世文臣武将心中抹不去的浪漫情怀,尤其是在唐诗宋词的边塞吟咏中,“燕然勒功”成为不少风云人物一生的理想。
两年后,窦宪派大军出居延塞,决意就此歼灭北匈奴。
此战汉军出塞五千余里,在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彻底击溃北匈奴,斩首五千余级。这是汉军作战行程最远的一次,也是汉匈三百年边境战争的最后一战。
北匈奴残部迫于汉朝军事压力,再也不敢南下,一路西迁,向欧洲遁逃,最终兵临罗马城下。窦宪与大汉雄师,间接推动了整个欧洲的历史进程。
汉匈一战后,窦宪拜为大将军,封冠军侯,食邑两万户,地位如日中天,无人可以撼动。
正所谓“处颠者危,势丰者亏”,危机正悄悄逼近功高震主的窦氏家族。
永元四年(92年),汉和帝正当束发之年,已知朝中之事,对横行朝野的窦宪尤为不满,决定先下手为强。
窦宪回朝前,汉和帝以窦氏家族图谋不轨为由,与亲信钩盾令郑众等人谋划诛杀窦宪之计。
钩盾令,实际上就是皇家花园管理员,这个郑众,是宦官。
成也宦官,败也宦官。两汉窦氏家族的第三次衰败,正是因为这个宦官的计谋。东汉外戚与宦官的斗争,就此揭开序幕。
窦宪回洛阳后,郑众立马率禁军镇守皇宫,同时紧闭城门。窦宪无法与军队取得联系,就算有兵权而无可奈何。
郑众率军收捕城中窦氏一党,将窦宪及其兄弟一一缴械,遣送回封国。之后,汉和帝迫令窦宪自杀。
一代名将,一时权臣,最终死于非命。
窦宪死后,章德窦太后遭到软禁,日子也不好过。
汉和帝刘肇不是窦太后的亲生儿子,而是汉章帝的梁贵人所生。当年正是因为受窦太后诬陷,梁贵人才忧愤而死。
窦太后既是汉和帝的养母,也是他的杀母仇人。窦太后去世后,梁贵人的家人上书诉说冤屈,请汉和帝废黜窦太后尊号,不让她与汉章帝合葬。
汉和帝虽痛恨窦氏,却不忘窦太后养育之恩,亲自下诏说:“论礼,臣子没有贬斥尊上的道理,有恩德便不忍离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