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67章曹爽与司马懿

作者:菠萝炒土豆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压皇族势力,在他打压下,曹植和曹彰全部活得非常憋屈,失去了权柄,郁郁而终!

这样的做派在后续依旧延续,也让整个曹氏直系还有关系最近的夏侯氏人才出现了断层。

他们在打压下,都失去了出头之日,即便是人才也没了冒头的机会。

打压皇族和宗族后的曹丕,选择重用诸如曹真和曹休这样的旁系兄弟,这群人在第一代的时候,还比较给力,但他们的问题都很一致,那就是全都是:短命鬼。

他们死了不打紧,他们的儿子却都没长大,长大了的成材率也不高,就让帝王难堪了。

能信任的人没有长大,让曹魏不得不重用外姓人抵抗蜀汉的进攻。

那时候的蜀汉,在诸葛亮带领下,进攻了曹魏不少次。

第四次、五次北伐,还有吴蜀联合局面,让曹睿不得不重用司马懿这样的外姓大臣。司马懿就是在这样的机会下崛起的。

可以这么说,没有诸葛亮的北伐,就不会有司马懿在曹魏军中的崇高威望。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蜀汉的北伐终于告一段落,但值得信赖的曹家将领依旧没几个。

曹睿眼见如此,虽然起了收回司马懿兵权的心思,可公元238年的辽东公孙渊叛乱,还是让司马懿抓住了机会,重新成了掌握军队的人。

简言之,当时曹魏最有战斗力的军队中,至少有一半都在司马懿掌控之中,这就是曹魏宗族后继无人引发的恶果。

这也是曹睿为何在公元239年托孤的时候,执意将曹爽提拔成托孤大臣的根源。

曹睿早已看到问题所在,没人可用的情况下,只能提拔看上去能力最强的曹爽当托孤大臣。

曹爽就这样被突击提拔,成了对抗司马懿的人选。

曹爽时代,作死不止。

曹爽是曹真的儿子,曹真是曹操的养子。

按照身份而论,曹睿的托孤跟当年曹丕的托孤差不多,都是避免直系曹家人当托孤大臣,重用二线皇亲。其实我不是太理解为什么要这样,或许是怕出现内乱吧?

曹爽被托孤之后,就跟司马懿一起辅佐幼帝曹芳。

初开始的时候,曹爽还是很给力的,在一群人帮忙之下,不仅夺回了司马懿手上的兵权,还时刻打压司马懿,让司马懿不得不在家装傻、装病避祸。

如果一切不发生变动,曹爽应该可以稳住曹魏的局面。

但一片大好的形势,让曹爽开始寻思作死,由此才有了曹爽的作死出现。

这曹爽居然打起了九品中正制的心思,在他看来,朝堂之上因为这官职提拔办法,弄得世家子弟无数,寒门庶族无有,皇家的权威在被士族渐渐瓦解。

这考量并没有错,但中国有个词叫尾大不掉。

士族问题就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