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全部身家,那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他们几家的号码跟咱们家里连着的,是多试几次就行了,都是邻居的打错了也就错了。”看着爱人有些笨手笨脚地不太会用这个大哥大,叶新自告奋勇地当起了老师。
其实他也不太会用,两个人最终还是没整明白。
江奕问了号码,等到接通了交给叶夫人,这才算是胜利了。
记忆力果然靠不住,第三通才找到该找的人。
“我们管基建的副厂长正好在家,你们稍微等等啊。第一次用大哥大,还真是不太懂呢。”叶夫人放下了电话。
江奕拿了过来,看到还在通话中,就直接挂断了。叶夫人对着叶新又是一顿抱怨:“你看我就说要多跨几个号吧。”
副厂长很快就到了,一进门就问着:“这几位就是有大哥大的老板吧?”
原来刚才最后一句话被他听到了,怪不得这么快赶过来了。
“何董事,你好你好!”副厂长果然又是从外商那里开始,犯的错误和叶新、叶夫人是一样一样的。
“厂长,这位韩经理是他们集团管钱的,呵呵;这个江老板,是董事长的儿子。”叶夫人一边说一边给副厂长打着马虎眼。
这次副厂长总算是听懂了。
到底是在大申城混过这么多年的,懂得厉害!
“李副厂长,他们是想跟咱们厂合作建房的,这样可以降低一些社会上收的税费。”叶夫人三言两句就把江奕一方的意思说透了。
果然是搞财务的,对这些小心思琢磨得一清二楚。
“说实话,你们愿意出资跟我们合作,我们是举双手欢迎的,”李副厂长倒像是个北方人,讲话直来直去地,“不过我们现在手里已经没有什么拿得出去的了。三季度末就让我们厂里出台转型方案,也说明了这是最后一次机会。遗憾的是,我们厂的现在已经上了银行的黑名单。”
“听您的口音好像是齐鲁、东北那边的人?”
李副厂长听到江奕这话倒是笑了:“江老板听力不错,我老家是辽都的,我爸爸辈参加辽沈战役后南下,我后来才跟过来的。”
“我们跟辽省那边有很多合作项目,包括电子加工厂、摩托车厂、水泥厂和家具城等等。”江奕介绍了一下那边的合作项目。
“现在市里定下的调调是优先发展第三产业,再加上我们厂的位置靠近交通大学,这些加工厂模式可能不太合适。家具城的话,倒是可以考虑一下。”
“你们厂靠近交通大学?”江奕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二十一世纪的徐家汇,再靠近交通大学,这可是绝对的商圈核心区呀。
怪不得市里下了这么大决心要把这些纺织厂迁出去,这里的土地绝对是寸土寸金嘛。
如果再能靠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