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黄光玉服了

作者:梅陇一哥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体”该娘,让他像是看到一座高山。

黄光玉这么能屈能伸,放下了高傲的身板,倒是让江奕有些过意不去了。

再想想过去一年巴国矿产资源勘探进展缓慢,一个想法油然而生:“这些产业再加上已经设立的通讯产业园、交通产业园和电子产业园,希望在五年之内,能提供上百万就业,贡献上百亿美元产值。零售业、纺织产业和矿产开采的产值要达到30亿美元。那时候不只巴国,华国也会受益颇深。”

江奕提出的“双百工程”,真要实施起来,巴国的重工业发展劣势将获得初步缓解,一个压制印地亚的格局才有机会形成。

这次韩成斌却有意见了:“巴国是美利坚的传统盟友,这样大手笔投资会不会风险太大了?再说了,巴国能靠得住吗?”

虽然江奕没说需要对巴国的投资需要国内资金支持,但是韩成斌知道国内肯定要失血了。

他更加想不明白的是,这个黄光玉到底是有什么能耐,让江奕一再这么突破原则?

“肯定不会,我们老师介绍过《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里面说‘东亚文化和伊思兰文化将会合作对抗基督教文明’。可以在巴国检验一下华国人怎么与伊思兰文明共处吧?”

江奕没说的是,只有打通了巴国这个渠道,今后的“一带一路”方略才有了真正的支撑,陆上运输才能超过海洋运输,陆地文明才能压住海洋文明。

至于巴国能不能靠得住,即使在三十年后,这个国家也是与华国有着远超血盟北高丽之间关系的“铁哥们”。

“要是能达到100亿美元产值的话,100万就业倒是不难。纺织产业、矿产出口要达到30亿美元,在很大程度上就要看矿产勘探进展了。”黄光玉反复地盘算着,仍然在犹豫。

他不像江奕那样,知道巴国有着巨大的石油储量、有着华国急需的铜矿等资源。更不知道整个世界的纺织业都在向华国转移,巴国一旦加入华国的产业链,纺织业就坐上了直升飞机。

江奕给出的方案很诱人,但也是非常高的山峰,至少超过了他原来的想象。

海洋文明习惯于从海洋中获得更多的鱼获,而不善于思考如何把鱼群养大。现在江奕的思路却是让他在当地扎根、把蛋糕做大。

“申城这边的技术、管理人员都可以派过去支持巴国建设纺织业,机器设备也都是现成的;辽省和彭城的矿产勘探技术人员已经在那里一年多了,黑省的石油勘探人员也即将出发。”如果不是不知道这些石油和矿产的具体分布,江奕都恨不得自己能直接上阵。

“老板,我希望这几年能够收购土耳其和沙特的一些零售企业。只有这样,巴国生产的产品才能够打开销路。”黄光玉终于决定赌一把,并且附加了自己的前提条件。

这也是他最擅长的打法。

“可以。不过铁矿和煤矿等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