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地铁2号线

作者:梅陇一哥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正是欺负的最佳选择。毕竟这时候西方、香江等“发达地区”的模式是可以吓住一大批人的。

韩经理,对不住了!

几个老家伙,又在我这里倚老卖老,看来是该露两手给你们瞧瞧了。略微合计之后,江奕就迅速地抛出了替代方案:“三位担心也有道理,那就在浦西开发商业综合体,徐家汇、中山公园优先,徐家汇和中山公园都有纺织厂,可以找他们谈谈合作。浦东这边也选陆家嘴、东昌路那里作为浦东的两个试点。”

浦东这边单单试点就要两个,这个直接把何董事憋出了内伤。

其实如果世纪公园、世纪大道和申城科技馆等可以确定具体地点的话,江奕不介意多试点几个。

“浦西要合作很多纺织厂的话,资金要求可就比较高了。新海康现在再融资还有些困难。”何董事现在手里最重要的砝码就是融资了,不到万不得已他也不会现在抛出来。

“资金方面暂时不用担心,海南那边已经赚了不少。另外,浦东这边还有会有一些产业布局,可以先建一些职工住房。先建2万套,分布在从东昌路到张江那边,成立四个项目公司,每个项目公司开发5000套,到时候委托给新海康建设就行。”

听到资金有了着落,何董事这才松了口气,新海康暂时安全了,没有沦落成为江奕的“融资平台”。只是他实在是不明白,1993年怎么就会这么多工人要过来?

邵军大概是听懂了。江奕这是一招典型的以退为进,以产业配套为名只是为了绕开住宅开发的名义嘛。

既然你何董事觉得朝三暮四不行,那咱也试试朝四暮三好了。谁让你刚才倒打我一耙的!

“如果在徐家汇和中山公园这边建设商业综合体,很多人会从兰陵和任城过来,要不要也建一些公寓楼?”

邵军也在暗暗嘀咕。浦东那边既然要建公寓楼,浦西这边要是建了对自己的好处可视化大大地嘛。想通了这个环节,他的立场也很快转变过来:“韩经理说得多,江老板是要长期经营的,职工们没有住房就没有长性嘛。”

江奕知道韩成斌和邵军这是倒戈了,可怜的何董事。

“建筑工程公司会有两三万人到申城长期参与开发,加上其他企业的工作人员应该有四万人。每个人一间房,70平米的房子只有两间,至少需要两万套。那就也分别建5000套吧,很多合作商家也可以租住。”有了这两万套住房,江奕的目的完全实现了。

“两边加起来4万套住房,差不多16亿进去了。这可不是跟纺织企业合建的住房,是要百分之百自筹资金的。”何董事现在忽然感觉江奕就是个有钱乱花的主,而且是不看自己腰包里到底有多少钱的那种。

跟着这样的老板,真的不知道是福是祸了。

“对呀,还有合建住房呢。要按照20个纺织企业达成合作的话,每个企业按照100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