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已经开始开采,而且是出口到华国。等到冶炼厂开始生产了,就可以向华国出口钢材了。港口一期和船舶维修中心差不多快要建成了,高速公路第一期已经开始施工、年底就能通车,第二期今年底就可以开始启动。”这些项目都是对重型汽车的需求点,足以吊起坐在对方那些人的胃口。
“怎么会这么快?一二期工程之间至少要隔年把,施工期也不允许呀?”貌似对方负责工程项目的领导瞧出了一些夸张的地方,当场就毫不客气地指出来了。
“你以为是你齐鲁省呀,那里的工程项目又不要层层审批的,你有钱了直接开干就行了。”李大校这次来也有些失望,说话就没那么注意:“华国进入了十一月份就不能施工,巴国可是热带地区,一年四季可以无休,运转速度至少能提高百分之五十。”
华国的北方从11月份开始温度就低于零度,地面结冰导致施工困难。第二年三月份再开工的话,就只有八个月左右的施工期,巴国可是12个月可以施工的。
环境铺设好了,江奕就抛出了第一个合作思路:
“巴国已经建立了六个产业园,那里今后几年将是一个热土,以及面向中东地区的桥头堡。重汽会有会很大的用武之地,齐鲁推土机厂现在也动心了,打算一起去当地投资。如果可能,我们建议双方合资到巴国设立子公司,生产重型汽车,另外还可以设立维修中心。”
“没错,在巴国设立的合资公司初期将会以组装我们的产品为主,将会拉动我们的零部件出口和技术输出,”厂长果然深谙国企运营,对于大家的心态一清二楚,讲出话来大家都服了,“另外还可以带动部分人员的分流,减轻母公司的负担、提升的竞争力。”
一句话就把合作建厂上升到出口大户、技术输出带来的产业链高端化、企业减负这个政治导向问题说了个明明白白。怪不得同事们都纷纷叫好呢。
有了一把手的肯定,第一个合作建议毫无悬念地通过了。
现在终于轮到何董事上场了。
还别说,他的职业派头、香江上市公司执行董事的身份,一下子就提高了重汽各位领导的重视程度。
“刚才听说贵厂计划扩建厂房,好像有一部分要去郊区发展。不知道具体规划是怎么样的?”
“我们厂确实在考虑扩建,部分车间就要到郊区去了。现在还在争取市内有些地方能够划拨给我们,规划方面还有些不太明确。”看样子,厂长还在心存侥幸。重汽毕竟是地方的利税大户,话语权还是有的。
不过这次他们可能要失望了,现在整个泉城的重工业都会逐渐往外迁移,他们没有找到你们就不错了,肯定不会给你机会在市区内扩张。
何董事听到规划还没有最终成形,心里更高兴了。这样给自己留下的空间可就大了。
“既然贵企业要到郊区扩建,那么我们觉得贵企业在市区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