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可以腾出来,合作开发住房和商场。”
“住房和商场太耗费资金了。不瞒您说,我们扩建厂房还要找政府和银行多支持,到巴国合资设立子公司的事情也只能请贵方多出资。住房和商场···”厂长都找不到词怎么形容了。
政府、银行和合作方都用过一遍了,没有地方可以依靠了。
“住宅开发方面,我们出资,你们出地和少量资金;在住宅开发合资企业方面,你们的股份占比40%,我们三个企业各自占20%,这样可以方便以后贷款。商业综合体开发方面,你们的土地按照评估价值入股。”
其实主要是能够留在重汽的报表里面,否则各项税收负担就太重了。
听完了何董事的介绍,分管财务的副厂长犹豫了一下才提出了疑问:“这个住房建设债券在泉城和齐鲁省都没有发过,估计有些困难。”
厂长听见这句话,直接就把他怼回去了:“申城已经有现成的经验了,你们去跟市里沟通一下,大不了请省里出面协调。利息和本金都是人家港商还的,他们也就是过一下手。”
分管财务的副厂长笑了笑,也没继续追问,只是解释一下自己的想法:“我们会去落实这个,主要是希望何董事能在用工方面优先录用我们厂的子弟。”
“住房建设债券”这个模式比以前谈过的模式可好得多,李大校听得耳朵都支棱起来了。他暗暗记下,后面再去找江奕说道说道。
“只是商业只能要年轻人,还要参加培训。”何董事有些为难地回答他,然后又是不经意地摇了摇头:“我们对服务可是有着标准化的流程,一般人是难以接受的,培训合格了才能上岗。”
“我们现在最不缺的就是年轻人,下一代想接班,上一代还不到退休年龄。何董事请放心,年轻人可塑性强,你们不愿意要的,我们一个也不给。”
厂长的表态也让江奕放下心来。
央企老大哥要是真的耍赖,私营企业还真的不是对手。不只是他们自己的能量,地方政府都会给他们帮腔,不答应他们的要求你什么都干不成。
“厂长这么豪迈,我们也不能太小气。我们承诺至少录用400人。房屋租赁企业也可以录用100人。”何董事也给了厂长一个很大的面子。
现在屋里可是和谐多了。合资在巴国设立组装厂、维修中心等至少能够消化上千人,现在房地产开发又是500人,这下子可把前几年积累的待业青年消化地差不多了。
即使有一些不成才的,让他们去自家厂里顶班,再释放几个在岗的乖孩子出去培训不就行了?
简单介绍了合作的具体思路之后,何董事以一个高调的结尾收场:“我们在内地已经投资了很多房地产,包括燕京、申城都有商业综合体和住宅开发项目。今年内我们将融资上百亿元,重点开发内陆大型城市的房地产。齐鲁省第一个选择的就是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