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不由你不服

作者:梅陇一哥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觉到问题的根源了,他也不说破:“现在大部分职高、技校基本上是误人子弟,学生不听、老师讲的东西太陈旧。还不如让博识教科这样的商业培训机构接手。”

段勇平的三个建议都很好,能不能落实就要看博识教科的实力了。

王素英不敢回答,江奕直接上场了:“兰陵这边有个苏联产业园,任城这边有个半导体实验室,那里的专家应该可以给博识教科的学生授课;任城这边也有一些扶桑国的专家,他们很喜欢当外语、技术培训讲师。”

如果不是猛人过江,江奕现在是不会把这个想法说出来的。通讯、交通和苏联的产业都牵涉其中,而且是高端切入,有心人可能能看出什么来。

就在大家暗自称奇的时候,江奕再爆一颗大雷:“本地的大学不太好合作,秦成孝叔叔推荐了几个前苏联的大学,都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比如他建议孔子师范大学与远东大学联合办学,华国矿大与乌拉尔大学联合办学,加大中文、俄语、机械、材料、冶金等领域的学科交流合作。博识教科的优秀学员也可以推荐继续深造。”

一出手就是世界范围,前景也描绘好了。这时候就有些超越段厂长的思维了,他的游戏机和学习机基本上是在国内打转,缺少知识产权支撑,这些产品很少能够经受得住扶桑国对手的打压。

“前苏联的专家有多少人?”段勇平可不是好糊弄的,你别是那种开通一个往返香江的航班就敢号称“国际知名机场”的路数吧。

“前苏联和扶桑国的加起来,怕有上千了吧,有一部分是他们的家属。”具体数字还真不敢说出来,现在有些人的身份问题还没有最后解决呢。

现在段厂长的眼神变了。可笑自己还自诩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来人,还以为自己是高学历知识分子,现在看来人家处处超越你的量级啊。

“在电视广告方面,段厂长说得很好啊。我觉得可以考虑利用晚间电视空挡,播放授课录像,提升博识的知名度,也给一些白天没有时间学习的人一个机会。”

段勇平是媒体使用高手,他也不得不佩服这个想法真是太好了。每天晚上11点之后电视台都是推出一个大圆球,这个时段肯定是费用极低的,绝对是惠而不费。

“职高和技校现在分别是各个地区和国营企业的包袱,如果我们能够提出很好的建议,他们应该很愿意跟咱们合作。有了这么多企业和专家的支持,估计这些职高和技校的实力将会迅速提升。等到时机成熟了,可以升级为技术学院。”说到这里,江奕停顿了一下,“如果博识教科以后实力大了,可以在全国改造职高和技校。”

“啪啪啪,”段勇平终于服了,他带头开始鼓掌。

这样的经营思路融合了产业和教育,而且是长期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不就应该是这样的吗?

魏学敏过来抬轿子了:“国家建立职业教育的初衷,就是通过众多企业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