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好了些,警惕也放松了。
“我知道了,肯定是要回去巴结一下招生老师,给你安排个好学校吧?”女记者的敏感性这次又发挥了作用,只不过放心有点儿偏。
“要说巴结,那也得老师老巴结我呀?”
“行行行!见过脸皮厚的,没见过你这样的。”张晓蕾放弃了,这种认识是羞不死的。
“张大记者,你不信这个我也能做到。你这么厉害的,是不是也是什么事情都能做到?”见识了多次张晓蕾的厉害,江奕决定考考她。
反正做不到也没成本。
“看把你嘚瑟的。我还没承认你能做到呢,”记者们真是自来熟,跟谁都能很快就不当自己是外人,“你又什么事?先说好了,没有好处的事儿别找我。”
“没什么,就是举办一个论坛吧。前提是必须得有海关和税务方面的领导,而且必须要有省级以上的海关或税务。”江奕本来想说国家级的,但是太难了。
“你找这些人干什么?”
“现在我们和前苏联地区的易货贸易额度降下来了,指望着开个论坛让领导们注意一下。”
“这事儿我最在行了。”张晓蕾一句话就说完了,然后笑眯眯地看着江奕。
“好处大大地。参加人员在20-50人,我们组织企业参加,至少有100个听众。”领导们带一些人过来,再组织一些媒体,差不多200人。
“就在辽都吧?”
“嗯,燕京你也去不了啊。”江奕想到不愿意去想这种高难度动作。
自己在省电视台的时候也只能请到省级的干部了,估计这个市级报社的记者能请到一两个省级的干部就要烧高香了。
真要去了燕京,地方来的记者又算是什么?
“你就等着吧。”张晓蕾只说了半句就走了。
这风格,不只江奕,旁边走过来的李君灿也晕了。
“老板,最早的班机在明天早上9点,董事长说就是这个了。”
好嘛,又是一个起大早。
原计划去一趟黑省,却不得不提前中止了。
五天前,琴岛某酒店。
“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行。”一个三十五六岁的女老师看了不到一半就停下来了,还苦笑着摇了摇头。
“现在的小年轻啊,就是喜欢无病呻吟。十八九的年龄就好这一口,哈哈哈。”一个头发有些灰白的老师也加入进来。
另一个年轻的男老师站起身来:“肯定又是写‘伞下的一对’吧?看你那兴奋的样子就知道,这个不好写。要我说,男生就该写那个运动鞋,女生就该写那个红雨衣。”
“已经一大堆红雨衣了,没看见我和老张老师两个人都看不过你的速度嘛。”女老师有些生气加郁闷,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