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企业本身,对于企业的批评容忍度远高于企业。列昂季耶夫只能赌一把,赌这些人不会太急功近利。
“还有就是700万美元一年太多了。你们就不能按照卢布计算吗?”
“这个已经是按照低于10万份的发行量计算的了,如果超过10万份,还要增加预算,”跟这些家伙们斤斤计较起来,列昂季耶夫也头大,“我们是日报,每天都要发行,新闻纸也都是进口的,卢布每天都在贬值。”
“我们也在和另一家报社在谈,他们每年只要400万美元。如果超过600万美元一年的话,我们就跟他们合作了。”小马故意隐藏了那家报社可以打广告的信息。
列昂季耶夫想要爆发,却还是忍住了。
另一个老板给出的低价也是600万美元,只是自己不喜欢那个家伙的做派,所以找了江老板。
见到江守义的时候,小李就老实多了:“老板,我们已经谈得差不多的那个报社现在每年需要我们支持400万美元,以前是觉得他们支持社会主义政策,而且有国家议会的背景。之所以拖了一段时间,是因为想让他们在支持资金方面作出一些让步。”
江守义也没想到小李已经跟一家报社谈得差不多了。
“这两个报社看来还是分别很大嘛,一个支持议会,一个支持改革。”
他也没辙了。从内心感情上,他更想和议会一条线,毕竟都是相同的信仰;可是从自己收购大业来看,却应该和青年改革派一条线更合适。
“实在不行的话,就两个都合作?”江守义突发奇想。
这样不是更安全吗?
“老板,这样的话就要每年一千万美元了。”小李知道老板贪大求全的老毛病又犯了。
江守义也想起来了,1000万美元可真是不少啊。
以前缺钱就找江奕,都对这些美元的事情不太敏感了。
“那我再考虑一下。”
江守义的考虑就是找江奕商量一下,特别是遇到这种大是大非、又需要花大钱的事情。
江奕听了以后也是一惊。好嘛,催了你们这么长时间,始终没有进展。现在有了进展,结果一下子就来了俩。
不就是心疼钱嘛,你是不知道在香江和国内现在压着多少呢。
“爸,你知道苏联为什么只存在了70多年吗?”
面对江奕这种跳跃式思维,江守义有点儿接不上趟:“吃不上饭了呗。”
“是因为苏联人的寿命只有这么多,一代人的记忆消失了,基层的新人新想法了,执政的基础就没有了。”
当新一代人没有了当初受压迫的记忆,红色苏联存在的价值就没有人记得,更多的人记住的只是排队、清洗等等不良记录。
“华国历史上不也是什么‘蛮子没有百年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