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青年改革派

作者:梅陇一哥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好像是这么个理儿,”江守义找到了戏曲里面的唱词,非常地有说服力,“可就是两个报纸打架,那不就成了自己打自己嘴巴子了?”

“喜欢看改革派报纸的人,不会看议会派的报纸,两边的读者不会重合的。大不了不要再用企业家俱乐部去资助他们了,”江奕想到这里就停下了,“只是莫斯科那边还有什么方便的呢,我想不出来了。”

“要不然就让超市去支持他们?现在已经收购了好几家。”江守义忽然想到了。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江奕毫不吝惜这些赞美之词,“这样就形成了超市支持传统派和议会派,企业家俱乐部支持改革派;超市收割居民的情感,企业家俱乐部获得改革的好处。真是一石二鸟、一举两得!”

江守义的问题解决了,心里好不得意。

结果借犯了刘连秀的忌讳:“你有什么好得意的?还不是我儿子最后拿主意?”

“这次是我想出来的。”江守义还是嘴硬。

“你想出来的,你要是早知道怎么想就好了!”

晚上的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

企业家俱乐部里,一场演讲进行着。演讲嘉宾的名头很大,是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的博士导师、罗沙国有资产委的顾问,马克西姆·博伊科博士。

小马和两个同学迅速地整理一下演讲思路,轮流着编号后传给江守义。第一部分是关于“苏联为什么要改革”的内容。

博伊科的答案是“被偷走了总比消失了好”。当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指明怎么做才行,这导致私有化成了自发的过程,但是这也比国有资产生锈、发霉了好。

江守义第一次知道,美利坚的军事支出占其gdp的10%,苏联竟然高达40%!

博伊科认为武器生产属于寄生性质,不参与扩大再生产进程。大量具有劳动能力者无法参与生产进程,这在战争年代是必要的,但在和平岁月中没有必要。

江守义的头都大了。他有着根正苗红的信仰,可是老大哥的情况现在却被说成是“苏联依靠强大的宣传机器和惩罚,把人的利益诉求偷换成虚伪的‘主人翁’感觉,当这个制度带来的只有短缺时,人们的信仰就转向‘经济人’理论。”

博伊科看到江老板在那里严肃地看着演讲的内容,自己更有劲头了。

“数十年来,苏联在兴建新工业中心方面一直采取突击,重点放在主要工业设施的建设上,这大部分都不是为国家福祉着想,而是出于官僚主义动机,居民楼、附属设施、道路、学校、医院等则严重滞后。”

江守义的头越发的疼了。从理智上他宁愿博伊科说的是对的,这为自己的行为找到了很好的支撑;可是在情感上他却很难接受,尤其是被攻击的对象还是那个老大哥。

小马翻译离得最近,他最先发现了江守义有些不对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