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教育公平

作者:郭振宁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有的还拿到博士学位,当了教授。她说,自己尽量不回家乡,一度刻意避开所有朋友和老同学,也没有参加过一次同学会。“我觉得人家都是文化人,而我是文盲。”言语间,她有些激动。

但苟晶被冒名顶替的事,却在同学中成了公开的秘密。

2015年,一位同学辗转联系上了苟晶,把她拉进了班级群里。之后,许多同学都相继发来问候。他们不知道苟晶的近况,都担心她被顶替后,会留在农村,嫁给当地人,从此在农村生活,成为一个普通的村妇。

当他们得知苟晶在杭州过得很好,工作稳定、收入可观、家庭幸福的时候,纷纷表示欣慰。

从同学的口中,她还得知,当年顶替她的邱老师的女儿,在学校并非任课老师,而是后勤。一位同学对她说:“她顶替了你又怎么样?现在过得还不如你,收入也不如你高。”

这或许是一种安慰,但只有苟晶知道,自己现在“还不错”的生活,是一滴滴汗拼出来的。

开淘宝店的那两年,是苟晶的电商启蒙期。

为了淘好货,她一天跑遍义乌国际商贸城上下四层,跑到脚底长泡;图片不好看,她就自学ps;为了学习电商运营,苟晶抱着娃就冲进阿里巴巴开设的免费培训课。采购、运营、美工、客服、仓库打包员都是她一个人,经常忙到凌晨一两点才睡,清晨又会被叮咚作响的旺旺给“吓醒”,在半梦半醒中去接单。

苟晶还记得,20多平方米的出租屋,两个孩子只能和爸爸妈妈挤在一张小床上,其余地方摞满了货。她一个人打理的淘宝店,每月纯利润就有1万六七千元,虽然收入尚可,但其中辛劳,未经历过的人难以体会。

她经常在照顾孩子入睡后,熬夜在网上学习电商课程。“这样自己天天熬夜,太辛苦了,消耗身体,头发都掉了好多。”

2013年,她的身体检查出囊肿,不到一个月从花生米大小长到鸡蛋大小。做完手术后不到一个礼拜,她就回到了办公室开始工作,起身走动时,腹部的伤口还火辣辣的疼,但她说:“只要我死不了,就要来上班。”

“只有淘宝能在我带孩子的时候,让我能有一份收入能过万的职业”,苟晶说,“做电商对我们没有学历要求。”

这段经历也成了她职业进阶的起跳板。此后多年,她所做的都与电商运营相关。

直到近些年做了营销和管理职位,她才摆脱学历的困扰。她的工作一直都靠口碑,“这些年我在外面,没人识破过我的学历,从来没人管我要过学历证书。从我的谈吐、气质,他们也根本看不出我是一个没有读过大学的人。”

但大学,依旧是她心里难以越过的一个坎,她觉得自己应该亲近文化,所以在杭州,买的房就在一所大学对面。

…………

(六)

我欠父亲一个答案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