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在你出现错误时能及时纠偏,在你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能让你知道只不过是刚刚起步。
当你在一个领域积累的越多,你阅读的速度会越快,获取知识的效率会越高,干活的时候会更加得心应手。
某一天你突然发现,这个领域实在没有新的玩意了,遇到的新问题没有可以借鉴的方法了,你就自己去做去总结,然后这就成为你们领域的创新,而你成为这个领域的领跑者!
……………………
——附录2:
大部分人不是情商低,而是对人性了解少
(一)
在历史上,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拥有渊博知识的人一般都比较骄傲。
在我国,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有知识的人一般喜欢去做官的,而做官是一种管理和服务的工作,然而,一些自命清高的知识分子又有“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情结。
在国外的中古时代,知识通常是由僧侣阶层掌握的,他们代表着道德上的高地。
上帝创造的伊甸园里面有两棵树,一棵是生命之树,另一棵是知识之树,而上帝所禁止人们偷吃的恰恰是那一颗知识之树的果实。因为吃了知识之树上的果实,人们就能够明辨是非,从而拥有聪明才能和智慧。
上千年来对知识和知识分子的重视,使国人虽然讨厌“恃物/权傲才”的人,但在我们传统文化中对于恃才傲物、傲权的人却非常宽容,甚至有许多赞赏和推崇。
譬如,对于李白这样的天纵奇才、大名鼎鼎的超级名人,其嘚瑟甚至狂妄,可是人们却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甚至李白戏弄高力士、唐贵妃这样的皇亲国戚的故事被编成戏剧、评书而被千年传唱。
在这种文化下,一些有知识、有才能的人很少考虑如何去与人相处,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心里形成了一种比较“扭曲”的观点:
有知识的人就应该张扬,说的话只要是对的就不需要照顾听者的感受,要不就是听话的人有问题,没有雅量、心胸狭窄等等。
……………………
(二)
当年20岁的咸丰皇帝继位后,为显示自己的胸襟和明君气派,下诏“求言”。
以谨慎闻名的湖南年轻、耿直的老实人曾国藩就信了,然后很真诚的直指咸丰皇帝的三个缺点,并且将自己的折子送回老家给自己的亲戚朋友传阅,以显示自己是一个有立场的人。
他的折子核心意思是批评咸丰皇帝的三大不是:
一是见小不见大,小事精明,大事糊涂。他批评皇帝有“琐碎之风”,“谨于小而反忽于大”,天天把精力用于挑大臣们礼仪疏漏之类的小毛病,苛于小节,疏于大计,对派往广西镇压起义的人员安排不当。
二是“徒尚文饰,不求实际”。鼓励大家进言,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