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一到孩子开学的时候,急需了,就卖了。有时候能赶到在开学前就卖了,有时候赶不上就找亲戚借,借完了,卖了牛再还给人家。”
对着镜头,父亲李永才眼里闪着泪花。
这背后有多少辛酸,可能只有穷人家庭出身的孩子才懂。
有爱心人士听说了这家人的故事,表示愿意资助姐弟二人读大学,并激励姐弟俩,“坚持供你们读书,你们父亲非常伟大”。
……………………
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里说:
一个农民家庭如果企图生活稳定并且获得社会声望,惟一的道路是读书做官。
然而这条道路漫漫修远,很难只由一个人或一代人的努力就能达到目的。
通常的方式是一家之内创业的祖先不断地劳作,自奉俭约,积铢累寸,首先巩固自己耕地的所有权,然后获得别人耕地的抵押权,由此而逐步上升为地主。
这一过程常常需要几代的时间。经济条件初步具备,子孙就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这其中,母亲和妻子的自我牺牲,在多数情形之下也为必不可少。
所以表面看来,考场内的笔墨,可以使一代清贫立即成为显达,其实幕后的惨淡经营则历时至久。
两百年过去了,但两个家庭的故事似乎都还在印证上面这段话:
抛开一些机遇性或投机性很大的做法(比如改革开放初期的做生意、买彩票中奖等),父辈牺牲自己来换取下一代受教育的机会,依然是穷人家庭翻身唯一的可复制的稳定路径。
……………………
(二)
穷人翻身,到底有多难?
我们常说,教育,是穷人脱贫的唯一选择;教育,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投资。
那教育是如何影响穷人翻身的?或者直接点,教育是如何影响代际收入流动(父母与子女之间收入的相关性)的呢?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候玉娜在其研究著作《教育与代际收入流动关系》中说:
父代与子代的收入传递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三个部分。
第一阶段主要关于子女的教育获得过程和结果,涉及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第二阶段主要关于教育的劳动力市场回报过程和结果,涉及社会机会均等问题。
教育获得阶段还可以细分成家庭教育投资和学校教育积累两个部分。
在每个部分或阶段中,教育对代际收入关系影响作用的内在理论机制各不相同,两个阶段和三个部分前后联系、缺一不可,共同解释代际收入的传递过程。
在教育*部分,影响家庭教育投资的主要有三个因素:经济约束、能力禀赋和阶层信念。
……………………
(1)经济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