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问他为什么不来找我,没说话,我又让他背那个小知识点,他直着眼睛说:“我背不过。”
我批评他说:“这么简单的知识点,课上我也反复强调了,以前也让你们背过多次,现在又给你课下时间准备,还背不过!这是笨还是懒呢?”
本意是让他反思自己懒惰、不努力,后面教育的话我都想好了。
结果他不按套路出牌!
他居然很认真地想了一下,告诉我:“是因为笨。”
我简直要被他憋出一口老血!
从教将近二十年,见过不少学习不努力的学生,这孩子是第一个面对老师的诱问,在“懒与笨”的选择之间,选择“笨”的孩子。
问题是:他根本不笨!
看着他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想象他前一刻还在走廊上活蹦乱跳,反应敏捷,现在却为了要应付我,而不得不说自己是个“笨蛋”,我又好气又好笑。
我想这个孩子是懒得太久了,以至于他不愿意再主动付出任何努力来改变自己,我脑子里忽然冒出一个词:积懒成笨。
(二)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每当接初一新生,总会有这样的感慨:
无论开学的时候,孩子们有多积极,甚至不需刻意观察,你总会在一两个星期之内,“被迫”先认识一部分同学——特别调皮的和特别懒惰的。
不说调皮的,先说说这些懒惰的孩子。积极三两天后,他们就会“原形毕露”。
即使为了给孩子们养成习惯、培养信心,老师刻意布置很少的作业,仍然会有孩子不完成。
当询问他们为什么不完成作业时,他们往往或者皱着小眉头,或者瞪起大眼睛、小眼睛;做出无辜状、痛苦状、沉思状、默然状……
与其一番交涉后,人家表示一定改正,然而,第二天仍然没什么改进……
我不禁在心里叹息:这些孩子已经不觉得自己应该完成作业了,主观上已经放弃了积极动脑、动手解决问题,进入一种麻木的状态。
其实,他们也很想努力表现,给老师留下好印象。
但是美好的愿望战胜不了懒惰的习惯,在稍作努力之后,他们发现每天都坚持完成作业“太累了”。
于是,重又进入大脑“休眠”,与作业“消极对抗”的状态。
你和他说别的,他也说也笑,只要一提学习,整个人就会变得木呆呆的。
(三)
这个懒惰的毛病是怎样养成的呢?
我不禁想起自己的孩子,他刚上一年级的时候,习惯不好,每天作业要做到很晚,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篇课文的背诵,他一开始磨磨唧唧不好好背,怎么提醒都不管用,晚上九点多时,他磨累了想睡觉,他爸说:“背不熟不许睡!要背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