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的前面。
近期,无州三中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开展了一系列妙趣横生的培训活动,着眼于朋辈心理委员的自我成长,发现优势,聚焦资源,凝心聚力,建立规范,努力打造一支积极温暖的心理服务专业团队。
第一期:联结资源,心理委员访谈
在王玲老师的带领,王晶、武玺两位老师的协助下,中心对三个年级共74名心理委员分批次进行了面对面访谈。通过结构化访谈,帮助学生聚焦资源,明确方向,汇聚力量,携手前行。
“请用你最希望别人了解的特点来介绍自己,让大家很快记住你。”
同学们用智慧而独特的自我介绍,连接彼此,同学之间迅速升温,温暖支持的对话空间迅速形成。
“请分享和同学相处的过程中印象深刻的一件事,你当时是怎样做的?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思考和发现?”
同学们的心打开了,争先恐后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故事:
“一个朋友不知道什么原因就不理我了,我问她,她也不说。当时自己心里特别难过,但我不想失去这个朋友,就一直哄她,最后我们终于和好了。从这件事中我领悟到有些事不必一定要去追根究底,试着去接受朋友的小情绪;即使再亲密的朋友也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才能避免失去自我。”
“在宿舍里面,自己喜欢开玩笑,但是有一次不小心,开的玩笑有点过分,和朋友大吵了一架。后来我也反思到自己的想法不能强加到别人身上,对这件事非常内疚,主动找他道歉,最后和好了。”
“我的人缘比较好,朋友较多。但总有人说闲话,说我和男生走的特别近。自己本来感到比较困扰,后来我渐渐地认识到不一定每个人都要成为你的朋友,自己的看法比别人对我的看法更重要”。
在自己和他人的故事中,同学们深受触动,越来越多的共鸣,越来越多的温暖和感动,彼此的连接越来越深入。
“你认为自己作为心理委员的优势或资源有哪些?请把它们写下来。”
通过自我探索,挖掘自己作为心理委员的优势和资源,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坚定了信心,为未来的专业成长带来更加持久的动力。
“你认为心理委员的职责有哪些?请用三个关键词描述出来。”
同学们从自己的角度来阐述心理委员的职责和能力,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到每一位心理委员的价值信念和自我期待。
……………………
第二期知识讲座:做积极温暖的阳光使者
面向全体心理委员,三位专职心理老师通过集体研讨,提出三个问题:心理委员是什么?心理委员能够做什么?心理委员不能做什么?希望借助这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去了解发现作为心理委员的核心理念和工作方向。培训由王晶老师主讲,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