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不要恐慌

作者:郭振宁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董美:祝福是心愿,牵挂是思念;不论风和雨,真情永不变。愿我们防寒保暖防新冠,健康快乐每一天。早上好!

建康:养育孩子没有回头路,

也没有模式可循,

修炼自己,规范言行,

就是无声的教育。

父母是一棵树,

孩子是树上的果。

每一颗果子都是母亲用心血凝聚。

结一颗好果,是树的心愿;

子孙成荫,是生命对生命延续的渴望。

只有健康的大树,才能结出优良的果子;

只有善良的母亲,才能生养出友善的孩子。

春泥:【声音打卡第281天】用声音记录我的坚持,领取我专为您录制的早安能量声音!

群里亲爱的朋友们,大家此刻好!

听到窗外的喜鹊叫喳喳,这是一个美好的兆头。在我们心里,每个人听到喜鹊的叫声,似乎都充满了喜悦。喜鹊报喜,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里,我希望你不要过多地去想疫情,好好地保重好自己,注意些防范措施,安心地过自己的生活。

衷心地希望面对疫情,不要恐慌,坦然去面对。可以有一丝的不安,但是不可以让自己一直陷在那种惶惶不安的情绪里,然后影响到孩子。

我们是否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想,我们的一生应该经历的一些事情,应该带给孩子们积极向上的情绪的指引,应该珍惜我们和家人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

……………………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是,我们对待孩子的错误方式。

第一种错误的方式,是过分地要求苛责。

你有没有不会爱孩子,比如说过多地挫伤,要求太严格啦,期望值太高啦,你会有指责、抱怨、批评,会有不信任不认可,会让孩子感觉到,在妈妈的心里,他永远无法企及妈妈所要求的高度,他永远得不到妈妈的认可和满足,这会让孩子心里缺少营养,自我价值感不够,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

虽然我们往往很冤,正是因为我们是那么的爱你,所以爱之深,责之切。很多老师也有这样的想法,就是对自己的孩子总是要求得严格了一些。他们的理论就是要求得低啦,孩子就会按照低的方向去发展。

我是说你可以去要求,但是不可以带着不满意的态度去要求他;你可以要求得高,但是不可以否定孩子原有的价值感。

孩子总得不到认可,他会觉得自己不够好,他会没有向上向善的动力。

第二种错误,是过分地溺爱。

什么都满足他,他要什么就给什么,孩子都不需要争取了,他就会变得无欲无求。

我记得有一个故事,大家都知道新东方ceo俞敏洪,人家可是什么都不缺呀!可是孩子跟他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