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道德,信仰,为了道德和信仰,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同样的,有的人的底线是个人生命,可以为了个人生命,放弃自己的道德和信仰;说白了就是坚守问题,和死亡相比,你个人觉得哪个更重要?
4.1:不是建议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很多时候,个体不足以解决的问题,群体可以解决,而无论任何个体和群体都不能解决的问题(比如没有治疗方法的疾病,没有防范方法的灾难),那就不是本文的讨论内容了。
5:无论谁对谁的恶性行为,都可能导致被对待的一方感受到恶意,被恶心到;无论另外一方是站在能力高地(技不如人,被技术性碾压),还是站在道德高地(当时,当势,当事,当人,德不如人),还是站在道理高地(为什么把道德和道理分开来讲呢?很多事情道德解决不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清官难断家务事,也就养生出了道德,就如同常规集团军,和特种部队,公平公正公开,相互有些关联,然而既可以一起出现,也可以单独出现)。
6:现实是什么?在双方都不懂得通识时:手上的筹码更多的人,更不怕两败俱伤,更不怕双输;手上的筹码更少的人,更期望繁荣与共,更希望双赢,更希望全赢;
6.1:在双方都懂得通识时:手上的筹码更多的人,更期望尽量谁都不要输,谁都不要败,谁都不要因为为了避免失败,而动用非常规手段,这也就是为何穷凶极恶,而为富不仁也能误国误民,危害一方;手上的筹码更少的人,更期望能够相对供需平衡(怎么说呢?所得至少足够解决自己的需求,当然也可能有更高要求),都是想要日子好好过。
6.2:当筹码是封闭时,也就是筹码始终不增加也不减少,而参与分配筹码的人越来越多时,就出现僧多粥少的情况,那么贫富差距就拉开了,社会动乱就开始了,当生存都是问题的人,当然也就哪急急哪了,先争取生存,然后才有未来;当生存不是问题的人,当然也就是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和生存不相关的内容了,也就是更多的时间谋发展,那么当发现发展需要更多基础时,也就出现了向社会索取,也就是生存不是问题的人,为何还要去做损人利己的事情。
6.3:破局在哪?破局就在,要尽量让供应,超越人口,然而却不能把人口都养成好吃懒做的态度和生活方式,生活可以更容易,更简单,更美好,然而却不能更懒惰,更无偿,更无能。
7:回到最开始,海水鱼是一种生存方式,淡水鱼也是一种生存方式,只是因为历史原因,有的家族的祖先是在海水中生存,有的家族的祖先是在海水中生存,无可厚非,能活下来的家族,都是好样的,至少存在;而现在是相知相通的时代,隔行如隔山的时代基本不太可能实现了,除非是涉密,否则就不存在隔行如隔山,也就是以后,信息大爆炸,必然就带来创新大爆炸,学习大爆炸,行业大爆炸(不存在金饭碗,不存在一人一生只干一个行业),以前的通讯是高昂的,所以基本是把通讯用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