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幻如果语言喷子有加特林扩音器

作者:纯白色科幻宅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比如狼烟的军事通讯,驿站的民用通讯,撞钟的时间通讯)那么通讯很少存在碎片式通讯,现在是什么情况呢?通讯几乎触手可及,只要你想,只要你有时间,只要你有准备,信息触手可及,碎片时间也能用于上传自己的碎片化创作,也能用碎片化时间用于下载和观看别人碎片化创作。

8:如果说以前的人,生活的是一个大尺度的世界的话,现在就是生活在一个小尺度的世界,以前的尺度的下限,可能就是毫米,肉眼可见,以此类推,现在的尺寸,可以是1纳米,一个细菌大小,以后发展下去,还可以是一个夸克大小,一个以太大小。

8.1:更精细,更精明,更准确,确实是西方人的一种生活态度,比较追求微观,不是引战,中国人是比较追求宏观,比较追求模糊,因为历史上国战带来的血的教训,那就是,如非必要,没必要分的那么清楚,能过就过,不能过就自己努努力。

8.2:战争如果是一个老师,那么其教会了学生什么?什么是可以用生命去争取的,什么是不该用生命去争取的,什么是不到生死是没必要的,什么是到了生死才是必要的,什么是生可有的,什么是生可无的,什么是死可有的,什么是死可无的;战争还教给了人,其实世界上不是只有战争这么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有礼貌,还有理解,还有交易,还有商量。

9:以前的情况,就是自说自话,众说众话,一些话,除非写成书,否则基本不会流传太广,当然有一些更多情况下,被主观接受的,才会流传很广,也就是说,以前的信息传递,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都是审核,人人都是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现在的情况是什么呢?现在的情况,就是人人都是信息的上传者,人人都可以是信息的审核者(评分,点赞,举报,评论),人人都可以是信息的汇聚者(歌单,书单,厚积薄发),人人都是信息的使用者(涉密内容除外,涉密内容只有相对有限的使用者和审核者)。

10:人们都说大数据,大数据又怎么样?60亿个肉眼,那也不足以看见细菌,也不存在什么显微镜视角。大数据存在一个下限,一个真实存在的下限,这个下限,就是大数据所有传感器的下限,也就是所有上传到大数据平台中的传感器的保真程度,有多少真实是没有视而不见的。可以有一个盲人摸象,也可以有60亿个盲人摸象,当全都是盲人摸象时,大数据又怎样?哪怕一个明白人都没有,大数据又能怎样?60亿个战五渣,依旧是战五渣扎堆。60亿个糊涂蛋扎堆,依旧是糊涂蛋社会。数量只能解决数量能够解决的问题,数量没法解决数量没法解决的问题,力有所不逮。

=多元模型=

创业+创新=新兴产业;创业-创新=重启的旧行业(换汤不换药);创新-创业=用产业规模,来检验创新的通用性和普适性。

创新大于创业=有心栽花,无心插柳,啥都能去办;创新小于创业=低创新含量,诞生的一刻起,就注定是低端产品;创新=创业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