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土勤耕耘科岛春来早

作者:瑾握国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前翻了一番,达前所未有的21亿多。经费增长快,国家经济发展,投入加大是其一,同时,也是争取项目的能力强,整个岛上整合为一个法人单位的体制,利于交叉融合发展,学科发展方向更多元,更有竞争力。科研产出、人才队伍、院地合作和园区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突破或长足进步。匡院长如数家珍,娓娓道来:老树新花,安光所的卫星载荷,到天上工作状态非常好;等离子体所east大科学装置,“东方超环”,实现1亿度高温、热功率10兆瓦的“最好水平”,继去年强磁场科学中心获奖,再获“中科院杰出成就奖”第一名;固体所“缓冲材料”“降噪材料”研究助力嫦娥三号、四号平稳着陆月球背面。后起之秀,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成“天下第二粮仓”的牵头单位;创新院、工研院,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探索上了党校的教科书。医学与物理结合,研发出相当于定向爆破的治癌神器“超导质子刀”,顺利的话,将于2019年装置完成,有望在全国推广,形成自己的医药装备品牌……

是的,匡院长讲的,有的我也知道一些。20182019,岁末年初,正是各种奖项、评选纷纷揭晓之际,研究院成果迭出,网上发了,我也看了,由衷高兴!一年一度的座谈,探讨交流,听领导介绍,更有现场感,更真切。老同志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岛上的发展更时时系心上,因为这里已成真正的第二故乡。这些年,在职在岗的领导和职工继承、创新,奋发有为,扎实苦干,有了这么好的发展态势,看了、听了真的心暖。每年新春座谈的时间往往提前,还不到春天,但胜似春天,怎么不是春来早呢?

“合肥研究院这个机制的建成,当年的各届领导付出了心血,现在是做得最成功的,也许是能令原来的领导感到欣慰的。”在回顾研究院成立十多年来发展历程时,匡院长深有感触地说,“这些成果的取得,没有一个好的机制去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那是不可能的。”

“未来,要做国家实验室!”富有战略眼光的匡院长接着又提出了新的发展构想,“国家实验室是个单独的单位,科学岛本身就是一个国家实验室——未来有45个大科学装置,在职员工加硕士博士研究生有4500多人,高端人才云集,这样有潜力的地方,成为国家实验室,有条件!‘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是现实的‘双头鹰’!机会要抓住,地方政府对我们真的很支持啊!申报‘聚变堆装置’,高官与我们一起去答辩,承诺经费1:1匹配,土地兜底,科学岛北面的新园区,10平方公里,建筑的用地只8000亩,其余都建成公园,让科学家们将来在大公园这美好环境里工作;近期大家看得到的,蜀山湖南靠近科学家园正在建‘集贤苑’人才房,800套,将以很优惠的价格提供给新来的人才。”

机制、环境、人才,这都是干货,人才更是讲到了关键。一个地方、一个单位发展有没有后劲,关键看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科学岛这些年的发展,就得力于人才工作做得好。“科学家园”建成,留住了数百个博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