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的,因为鹅的口腔很空间狭小,腮部也不发达,舌头大而不灵活,下颚部分也没有让声音共振的空间,故而发声能力基本仅限于吼和叫。
但人之中,亦有人为改变发声构架的“腹语术”,于老头认为,这只大白鹅应该是在自己基于鹅的生理构架下,创造出了一种可以拟构人声的发声方式。
观其咽喉部,与正常鹅类并没有明显的不同,但确实是有肉眼可见的发达。
光看也看不出什么,于老头也没有解剖大鹅的欲望,他将大鹅放下,与其对视。
大鹅很老实,他怕死。
对视一阵后,随着于老头的眼神逐渐深沉凶狠,露出一口老牙,大鹅开始僵直。
见大鹅有了生理反应,于老头也就收敛了眼神,心里有了初步判定。
觉醒,这或许是他曾经岁月中,日以继夜追求的觉醒态生物。
此类生物,与陈夕象那种纯粹肌体变态不同,是脑域方面的扩展进化。
首先,第一大依据,就是大鹅学人说话这件事。
他曾经驯养过一只八哥,会说三字真言,但也只会那三字,此类的学说话不叫学,是生物本能中,对生活环境的趋同性。
所谓学,要经过判定、理解、模拟运用这三个意识阶段,首先要明白那是个什么东西,是声音还是动作还是味道,多数生物的意识形态仅止步于此。
理解,则是理解那个动作或是声音的目的、含义,这一环有深有浅,是动物基础智力的体现,基本都会随生长环境趋同于本能。
这只鹅的理解,很可能已然达到了含义的阶段,它知道朱夏语中的“说”是“说”,这就很够了。
而模拟运用,则是几乎被灵长类独占的一项,一个动物,在超乎本能习惯的条件下去进行某件事,其必然伴随着一定的目的性。
那么,这只鹅说话是为了什么?
其实很明了,这只鹅在圈外,必不是偶然,是陈夕象把它拿出来的,陈夕象这孙子不会莫名其妙把鹅抓出来玩,今天还搭了个馕坑,必然是想要杀它。
为了活命,而模仿人类说话,姑且说得通,但不严谨,且也不能判定这只鹅的智力高下。
毫无依据的创造出一种特殊的发声方式,是匪夷所思的。
于老头想着,对大鹅拱了拱手道:“恭喜发财。”
大鹅学道:“恭喜发财。”
而后于老头只拱手,双眼直勾勾盯着大鹅。
大鹅身体略微僵硬,重复道:“恭喜发财。”
“啧。”
于老头微微咂舌,比当初教陈夕象简单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