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了个志同道合的人,夫君你可是不知道,她这个丫头,学东西老快了……”
对于郑姬的碎碎念,扶苏总是耐心听着。
这些生活中的小事,细细咀嚼,总是会令扶苏觉得别有滋味。
等郑姬讲累了,扶苏就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哪怕她有时并不能完全理解,但扶苏要的仅仅是与她交流的过程而已。
……
三日后的凌晨时分,扶苏早早地起床,打理好自己衣着服饰之后,便出门前往咸阳宫。
无他,今天有五天一次的例行朝会。
每每这个时候,文武百官都要早早地在宫道上等候。
而扶苏到时,已经有不少人提前到了。
经过繁琐的宫廷礼仪之后,扶苏等人终于站在了咸阳宫的前殿。
望着台下席地而坐的众臣,如众星捧月般拱卫着他,嬴政顿时有一股满足感油然而生。
便开口聊起了今天的“议题。”
“如众卿所知,朕要在十月岁首之际远赴泰山行封禅大礼,不如众卿家有何建议?”
作为百官之首的丞相李斯率先站出来喊道:“自炎帝,便有七十二王封于泰山的事实,可知这种典礼是自古有之,并且是在泰山周围的部落或氏族自然形成的祭天仪式。
几百年间,“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齐桓公欲行封禅之礼,被名相管仲以祥瑞不现即天帝不承认而阻止。
鲁之季孙氏亦有泰山之旅,结果被孔子所讥,理由是资格不够。
纵观上下五百年,仅有天下人心目中一统天下的帝王,才可以举行如此国家大典。
也仅有代周而帝的始皇帝陛下,才可以来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得到天帝的认可,成为天下新的君主。
所以,臣下的建议是仿照古藉的记载,行那天行有常的礼仪,方可顺应天道。”
此时便有人出来反驳道:“现下百废待兴,定然不可以太过铺张,似微臣的建议,要用蒲草将车轮子包起来,以免损伤山上的一草一木。
然后扫地而祭,用其简易。
这虽然只是上古时期祭祀山神或祭天仪式的一部分,但未尝不可以效仿一二,以达到与民休息的目的!”
这显然与始皇帝赢政利用封禅展示其“席卷天下,包举宇内”的期望值相差很远。
他自然是一百个不同意,脸拉的老长,很是不悦。
善于察言观色的中车府令赵高见状冷哼一声道:“此言差矣,封禅泰山乃皇皇哉斯事!天下之壮举,怎能如此怠慢?
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是众望所归,必然是要彰显皇家气魄的,断不可叫天下人看了笑话,以为泰山封禅不过如此!”
赢政这才笑道:“赵高深知朕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