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讼师咧了咧嘴,也觉得自己有些急燥了,便不再多言,竭力要让自己平静下来。‘呼吃呼吃’地喘着粗气,穿着深棕色长衫的小胸脯上,一下一下地抖动着。
停了一小会儿,客厅里寂静无声。
然后,朱老儿眨了眨眼睛,说道:“宋先生,你却不知,那母鸡今日所下的蛋,却与昨天无关,昨天的蛋被偷走了,并不妨碍今天的工作。我们读书人写文章却是不同的,故而另有讲究。”
若甫师爷为了缓和气氛,哈哈一笑。
宋讼师翻了翻白眼,没有搭茬儿。
朱老儿又自顾说道:“譬如说罢,故事情节写到现在,都出场过什么人物啦?情节发展到现在,须要一个小人物凑趣帮闲,推动情节,那么,是新造一个人物呢?还是利用已经出场的现成小人物呢?虽然是一桩小事,却也须得作者费心构思,岂不要翻一翻以前的手稿吗?另外,你以为一个故事那么容易就编得出来吗?至少要有四五、条线索一起发展,彼此呼应,跌宕起伏,故事会才生动好看。四、五条线索同时发展,那么许多细节,哪里都记得清楚呢?自然少不得要经常翻一翻以前的手稿,再续写下去,才觉得圆融贯通,仿佛是一气呵成,全无隔膜。再者而言,苏秦先生今天下午与金城公主在御花园里饮茶小聚,既要表现他们是一对恋人,对话又要有趣讨巧,能够吸引观众,谈话的内容当然要观众们熟悉的,自然也要翻一翻前面的剧情。还有,你以为在舞台上,戏剧人物聊天时,像咱们这般扯嗓大吼吗?演员是要演唱出来的呀,似莺转鹿鸣一般,那才好听呢。少不得也要看一看前面都用过哪些词牌了,既要符合人物现在的心情,又最好不要重复。自然也少不得要翻一翻前面的……”
宋讼师抬起手来,摆了摆,说道:“朱老,你别罗索啦,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这个也容易,我那里,有一份完整的你的手稿的抄录副本,好像……你已经写到第二十七出了,是不是?……我叫抄录员给你重新抄录一份,最迟后天,给你送过来,你就可以继续写了,是不是?”
朱老儿骨碌骨碌地转着眼珠子,扬眉张嘴,虽然神色间稍有迟疑,但已颇有期许之意了。
若甫师爷呵呵笑道:“宋老弟,你可知道为何我迟至今日来才来了么?抄录副本,我已备好,不必再麻烦宋老弟了。”
一边说着,若甫师爷从自己的大袖子里摸出一沓稿纸来,雪花白的上等宣纸的封面上浓墨的四个仿宋体的大字;‘苏秦传奇’。宋讼师上手翻了翻,里面都是一页一页的密密麻麻的恭楷小字,抄录的都是故事戏文,宋讼师大喜,说道:‘甫翁,还是你的心思周虑,兄弟佩服!”一面说着,一面把这稿本推给朱老儿,又道:“老朱,你看一看,可是已完结的全本么?这一回,可莫要再推托了吧?”
朱老儿一把夺过,翻了几页,撇嘴说道:“馆阁体的呆字,味如嚼蜡一般,竟然也敢抄写我的绵绣文章,可见是世风愈日下矣!”一边这样抱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