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第六十二章望舒

作者:都广建木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p>

看得出来,古妖对教材很用心,教材由浅入深,而且不同领域糅合得非常的有顺序。

不同领域的知识是有交缠的,当你在一个领域达到了一定境界后,那么想更进一步就必须去学与这个领域有关的其它领域,不然怎么用力都无济于事。

举个例子的话,将知识比作一座殿堂,这座殿堂有地基、有梁柱、有彩绘、有雕刻、有瓦当、有案几、有各种各样的东西。

若只知道其中一样的知识是无法搭建出完整的殿堂的。

人族寿命短,不支持一个人搞定一座殿堂,因而一个人只需要专精一门就够了。望舒曾经看官序的教材时,隐约预感时代一路发展下去,知识一定会越来越细化,官序的科目会越来越多。

但古妖不。

幼崽选了一个领域做为自己最感兴趣的基石进行学习,学不了多久就会发现里头掺了一两个其它领域的知识,但不多,粗浅得连皮毛都谈不上,不是专业的很难看出来。但再过一段时间,掺入的就是皮毛了,同时伴随着又一两个领域的皮毛都谈不上的粗浅知识。

一路学到最后,幼崽会发现自己最终拿到的教材就是一卷大杂烩。

难怪要八百年义务教育,根本就是奔着全才的方向走的。

寿命长就是任性。

望舒对此颇为讶异,学得这么多,有多少是用得上的?

真心喜欢学习喜欢知识的人肯定不会嫌弃要学的东西多,问题是这样的人世界上太少了。

这个问题问元,元的回答是:“学了用不上总好过需要用到时却不会。”

仓颉学宫里的人给的回答是先知当年给族民的回答:

一,幼崽成长期太长了,玄洲各种怪兽满地跑,幼崽太皮太作死。放幼崽在外头蹦跶不安全,不如关在学宫里,但单纯的关着就真跟坐牢没什么两样了。哪怕修建起高高的围墙幼崽也会翻墙或掘地道逃跑,不如它们多学点东西,将所有精力都消耗在学习上,自然就消停。毕竟熊孩子的本质就是学习太少了,闲的,每天学习累到只能趴在书案上喘气,自然乖巧可爱。而要支撑起八百年的学习时间,只能多领域学习。

二,第一王朝时,古妖似乎走的精英路线,只有贵族才读书识字掌握各种知识,这也导致第一王朝覆灭,统治阶层被奴隶们送去饮三途水后,还活着的人里识字的比例小得让先知生不如死。

举个例子,当年的遗民里读书最多的人便是先知,而先知....他能将第一王朝时所有文学作品倒背如流,也能自己提笔写个传世佳作,但那些东西统统都没派上用场。

剩下的人里倒不至于都跟先知似的,但也没好多少,要么不识字,要么识字却不多。那种掌握了应用知识的人才只有非常少的几个,还是烛吟在第一王朝覆灭后的浩劫里抢救出来的。

造反的奴族有意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