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因而跑到神庙接受教育。
孤儿们则是神庙的职能之一便是收养失去父母的孤儿,本身就在神庙里生活,虽然为了减轻神庙的压力也要干一些活,但距离近,也有条件跟着接受一些教育。如果学得好,神庙会将之送去巫序。
除了教育、抚育孤儿外巫宗还有其它职能:按时为底层提供赠医施药服务,天灾人祸时施粥。
这也是很多贵族表示自己是个做善事的好人时常见做法是给神庙捐钱的缘故,既可以证明自己对神的信仰又可以得好名声,一举两得。
当然,且不说贵族们捐的钱有多少会用于慈善,哪怕中间不会被人捞油水,也远远不够巫宗这些职能的开销。
宜不清楚这些职能加起来的具体开销,但她在宜城这些年一直都在位宜城的官序开销发愁,仅仅是教育一项都这么花钱了,何况巫宗那么多职能,并且巫宗的神庙分布于整个帝国,每座神庙都要承担这些职能。
九成九的神庙如果自己负责这些开销,早破产了。
巫宗的做法是将富裕地方多出来的神庙收入收走,再和巫宗各项产业的收入加起来根据需要分配到各地的神庙。
官序的课文里也因为这些对孩子们提出了一个疑问:世人崇敬神庙,觉得神庙神圣究竟是因为那是神的庙宇还是因为它承担的这些职能?
孩子们怎么想不知道,但宜看了后的答案是后者。
巫宗的这种路线使得它在人神分隔,再被青帝按在地上爆捶,剥离了大部分权力后得以迅速复兴,重新与王权平起平坐甚至叫板,但不论什么体制都是需要人来实行的,到了后期都不可避免的出问题。
巫宗也不例外。
巫女无光死后,巫女望舒先是闭死关,后是被邪灵食,首巫暂代巫女权力,一连串突发情况将巫宗本来捂得严实的内部问题给引了出来。
首先,没有不想吃公攒私的臣子,巫宗掌权的那些巫也不例外,一个个被喂得那叫一个脑满肠肥,区别只在于一部分人捞油水的同时也尽量将需要做的事给做好了,还有一部分只捞油水不办事。
但不论办不办事,上层的巫们....除了连山鼍这种古板者,一个比一个会享受生活。
上行下效,这种风气一路向下蔓延....最终的结果便是导致了巫宗内部的割裂。
巫宗的主要新鲜血液来源是天灾人祸中的孤儿,他们因为天灾人祸而失去了原本的一切,被神庙收留,抚养长大,接受神庙给予的教育,再加上他们成为巫以后真的帮助了很多的人,因而巫宗内部对巫宗宣传的神爱世人的逻辑最笃信与虔诚的信徒大部分来自这一群体,少部分是来自于年幼时被保护得太好没见过人间疾苦,长大后见到世界真实后被刺激大了,悲天悯人情怀严重的贵族。
这部分虔诚信徒面对自上而下蔓延开来的奢靡风气无疑是最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