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

作者:蔡泽禹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解析方法》(analytic methods in probability theory),它为马尔可夫随机过程理论奠定了基础。

1939年道格拉斯(douglas)给出了普拉托问题的完整解答,证明了给定一个边界存在一个极小曲面以它为边界。

1939年亚伯拉罕·艾伯特(abraham albert)出版了《代数的结构》(structure of algebras)。

1940年贝尔(baer)引入了内射模的概念,开始研究几何中的群作用。

1940年亚历山德罗夫(aleksandrov)引入正合序列。

1941年林尼克(linnik)在数论中引入大筛法。

1941年亚伯拉罕·艾伯特(abraham albert)开始关于非结合代数的工作。

1942年斯廷罗德(steenrod)发表了一篇论文,其中首次引入了“斯廷罗德平方”。

1942年艾伦伯格(eilenberg)和麦克兰恩(mac lane)发表了一篇论文,首次引入了“hom”与“ext”。

1943年马歇尔·赫尔(marshall hall)发表了关于射影平面的工作。

1943年纳依玛克(naimark)证明了关于希尔伯特空间中算子的自伴代数的“盖尔芳德-纳依玛克定理”。

1944年冯·诺伊曼(von neumann)和摩根斯坦(morgenstern)出版了《博弈论与经济行为》(theory of games and enomic behaviour)。博弈论被用于研究经济学。

1944年阿廷(artin)研究了满足最小条件的环,现在称为“阿廷环”。

1945年艾伦伯格(eilenberg)和麦克兰恩(mac lane)引入术语“范畴”和“自然变换”。

1946年韦伊(weil)出版了《代数几何基础》(foundations of algebraic geometry)。

1947年乔治·伯纳德·丹齐格(george dantzig)引入了最优化问题的单纯形法。

1948年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ener)出版了《控制论:或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学》(cybernetics: or, ntrol and munication in the animal and the machine)。“控制论(cybernetics)”一词来源于维纳。该书详述了关于信息控制理论的工作,特别是应用于计算机。

1948年香农(shannon)发明了信息论,并应用数学方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