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白鬼将这许多薄片,错落地叠在了一起。
由于,香菇的质地,比白豆腐要硬很多,所以,没有必要在下刀的同时,再带上高频率的震动。
制作中华美食,其实和中华武术是一个道理。
没有必要为了炫技,而去炫技。
所谓“一力降十会”,只有内在的功夫足够扎实后,炫技才会有效果。
不然,顶多就是空有皮囊,华而不实。
这也是,现代的中华武术走向没落的最主要原因。
“抖刀法”不用的话,随之而来也会出现一个问题。
那就是,在切的过程中,有些香菇丝会粘在刀面上,阻碍了下刀的连贯性。
用厨刀随意切下了一片,厚度约在一毫米左右。然后将这片冬笋事先贴在厨刀的右侧上面。这样的话,在切香菇的时候,由于冬笋片的阻碍作用,香菇丝就不会黏在刀面上了。
当白豆腐和三个配菜,都被切成细丝后。
那么,就只剩下最后一步了。
也就是,所谓的“下锅”。
只见,白鬼先是将香菇丝和冬笋丝,放进烧开了水的铁锅中。
将香菇和冬笋焯个水。目的,是为了把蔬菜自带的泥土生腥味去掉。不然,会影响到成品后的味道。
在白鬼看来,中华美食中,当一道菜做好后。
影响最终味道的,除了各种调味料的掌控外。
第二重要的,就要属各种食材下锅的顺序了。
由于,各色菜系基本上,每一道菜都有三种以上的食材。
所以,哪一种先下锅,哪一种后下锅,就会变得极为讲究。
并且,也是重中之重。
食材下锅的顺序,甚至要比刀工重要很多倍。
毕竟,刀工可不会影响到最终的味道。
接着就是加入勾芡水了。
在民间,勾芡水在各个地方的叫法,都有些不一样。
其实,它本质上就是“水淀粉”。
也就是,干淀粉加上水,最后均匀的搅拌在一起。
勾芡,在中华美食的制作中,是非常常见的一个步骤,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
片刻后,白鬼便将调制好的勾芡水,倒入了清鸡汤里。
然后,先后放入了经过处理的香菇丝和冬笋丝,以及豆腐丝。
接着是在加入豆腐丝后,一定要用汤勺在汤面轻轻地旋转。利用水面旋转的惯性,把豆腐丝自然的分离开来。
在之前,香菇丝和冬笋丝已经焯过了水。
也就是,基本上八分熟了。
再加上,豆腐本身,也是非常容易熟的一种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