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汉相争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与春秋战国等乱世一样的风云迭起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面,许多英雄以历史为舞台,展现自己的绝代风华。当然,这里面有英雄也有枭雄,有光辉灿烂也有狼狈逃窜,而作为开国皇帝的刘邦,就曾经在战场上被项羽射了一箭,好在刘邦躲过了要害,没有殒身,不过从此象棋多了1个不成文的规矩。
陈余可是被李左车称为“有百战百胜之计”的智者,当然不“菜”。
魏豹、陈余、龙且都是当时的强人,韩信悉数“轻易”击败,当然靠的不是运气。
井陉之战,韩信靠的是“因敌制胜”。
陈余:“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夫成安君(陈余)有百战百胜之计,一旦而失之,军败鄗下,身死沚上。——《史记.淮阴侯列传》“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此话出自李左车。
这句话中的“智者”正是陈余。
此时,李左车已是韩信的座上宾,自然犯不着奉承陈余了。
事实上,井陉之战前,陈余的表现,确实配得上“有百战百胜之计”的赞美。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下陈余此前的表现。
陈胜、吴广起义后,陈余先是与武臣、张耳一起,以两千兵光复赵国;
随后,陈余更是之以“三县之兵”击败了张耳,一人身兼代王、赵相。
在这个过程中,陈余的谋划、外交、用兵,虽不能于大神相提并论,但堪称“智者”。
井陉之战,韩信不过5万兵;陈余集众20余万。韩信为何能轻易击败“智者”陈余呢?
陈余的企图战前,李左车曾向陈余建议:韩信远道而来,补给线过长。您在正面坚壁不出,与之相持;我带三万兵绝其辎重、粮草。韩信进不能进,退不能退,野无所掠,不出十天,必被我们抓住!
陈余答:“十则围之,倍则战”。韩信现在号称数万,其实不过数千。这么点人我们都避而不击,以后有大敌来,我们怎么能应对呢?诸侯听说我这么胆怯,必然轻视、讨伐我!
李左车建议先疲敌,再夹击;陈余想要“十则围之”。
其实,陈余对“避而不战显示怯懦”的敏感,并非全无道理。
因此:此时,赵王歇、陈余在赵的地位并不牢固。赵各地地方势力、齐田荣,都对赵各有企图。
而且,张耳的影响力不在陈余之下。
陈余,兼代王、赵相。
此前,韩信已经攻取了代地,歼灭了代军主力,陈余威望已经大损。如陈余以二十余万大军不敢作战,那张耳施展其影响力,赵地麻烦不小。
因此,陈余的企图尽快决战。“十则围之”,歼灭韩信。
因敌制胜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还报,则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