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的第二印记就是人的心,也就是思维情感和记忆。思维的本质在于进入和拆解,情感证明了意识的存在,放在合理的方框中。记忆是在时间和空间中的镂刻,是对于间的基本应用。
人知道这颗心。
在心之内也在心之外,自己就是自己的最好证明。向人述说的证明是把自己的记忆搬出来浏览一番,找到其中和其他人的不同之处。
不管有意无意,人借用碎片之灵的光不同,眼睛不同,感悟不同,就产生了千差和万别。综合起来就是人的反映不一样,角度和层次不一样,对世界的看法不一样。
你看到的世界不是我看到的世界,物质不是死物,其中有人们付出或者萦绕的感情。物质世界是情感世界的一部分,物就不会相同。
简单说起来就是人所处的“间”不同,间是影响思维的不同表达方式,也是思维中不同的粒子,叫间子也行。来源于不同的经历,是对于自己不同的塑造。
一段时间或者一截空间在那里,从不同的维度来观察之,就形成了自己的维度。自己的维度是维度的运载车,可以面向不同的方向,伸向不一样的时间,也可以添加或者抽薪自己的情感。
另一双眼睛来看这里,因为透明的缘故,就至少产生了四维。
时空情都是其中的要素。
维是维度的罗列或者叠加,穿插或者有意的模糊和扭曲,因为间的参与不会产生混乱,放在时间中就是时间,放在空间中就是空间。放在运行的圆中又会分出来了实体和虚体两个大类,个人可以虚也可以实。
这时候唯一的制约就是情感。
是去路也是来路。
虚实的目的是紧张中的一种舒缓,并趁机做好一些标志,谁都不喜欢有去无回。之所以有时候说到远方,近处才是出发点,近处才是远方的目的,不要的过时的某个近处也会在记忆中继续发挥作用。
所以第三个印记是“法”的印记,一并也是身的印记。
生都有身体,生是有身体的一个彻底的感觉,死者不死,那些奇奇怪怪的事情,是因为它们还存留着“生”的感觉。
而在人的修法中关于身体则是经过了三级跳,第一是把身体挪到了心之中,人的每一次功法之行都会带着它,在一段时间之内这也是一种有效的练习。
有时候就是“有”身体,要用身体来做一些事情或者对身体做一些事情,主要的是你想对身体来做一些什么,你的想就是你的专注,也是力量之所在。谨小慎微,风落灰尘,蛛丝暗结,月华洒满大地。
春光不停地巡游,冰释了所有的前嫌,松动了身体内的枷锁。
有时候身体是意念当中的一个粒子,存而不存,不存又存,你知道它它知道你。有时候有深情的眼眸一瞥,有时候又视而不见,各自路人。
你已经是它,你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