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测人员呢?”
江奕也在犯愁,华国的管理体系是一种“自上而下”运行的架构,管理岗位是最高层级,现在要转移到境外去,却忽然发现那里已经自成体系,他们没了立身之本。李副厂长看着这些不听招呼的家伙们,自己还坐着这里呢,这些人就急不可耐地要跳进人家怀里。自己的老脸都没地方搁了。
可是想想这些人前一段时间听到消息时那种无助的感觉,还有自己的无能为力。他又何尝不是呢?
罢了,我就再帮你们最后一次吧。
“江老板,是不是可以实行一种‘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我听说你们那里通过考试的财务人员也是按照证书级别分类,视同技术人员的。考虑到我们的同事年龄都比较大了,再去考这些证书也不太现实了,是不是可以特事特办?”
特事特办,就是让他们不受到江奕设计的系统约束,相当于给他们一个黄金降落伞。
“江奕,供销社系统也有不少类似的情况,不如让距离退休不足十年的同事保持现有的待遇,至少不让他们的收入下降了。”邵军知道这些人的能量,一旦有人利益受损,恐怕将会在无形的战线上制造麻烦。
只是放弃企业可并不只有这一家,后面的企业有了这个作为谈判的基础,要价只会更高。
更重要的是,这里还有一个“孰重孰轻”的事情:是认可了现在的格局、让江奕设计的体系服从,还是纳入江奕设计的体系,让现有的格局改变?
“不知道这个模式怎么样?工会、财务等方面的领导可以参加管理职业的现场考察,这是和考试并列的格局,经过李副厂长认可的人,80-90%的人可以通过考察,通不过的还可以转到零售行业的中后台部门。至于检测部门,我们一直都是按照技术岗位进行管理的。”
财务管理人员参加资格考试的就可以按照技术人员对待,这下子就位大多数人留下了空间。
“申城的财会资格考试比较严的,已经获得证书的不知道能不能视同已经通过了考试呢?”这次轮到财务人员揪住不放了。
何董事等几人现在感觉自己深陷在泥潭里,每个点都会成为一个深坑。可爱又可怕的申城人啊!
“这个还要双方互认才行,短期看来是没机会了。”这个口子可不敢开。国营企业和私营企业的财务准则都不一样。
邵军也是哭笑不得。谈了大半天才到达正题,刚才都在对付这些人的待遇问题了。
他简单介绍了一下纺织厂以土地使用权入股、双方合作建房和商业综合体开发的思路,刚刚结束就有人冲上来了。
“要是建住房的话,是建那种70平的房子吗?我告诉你啊,这个可受欢迎了,现在大部分职工也就是一家人挤在50平的房子,还有很多人没分到房子的。”
“我们的想法是双方成立合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