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教育竞争

作者:郭振宁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看孩子太辛苦,想给刚上小学的孩子砍掉几节课外班。

孩子却跑去和爷爷奶奶告状,说妈妈为了省钱,不给我上课。

不太存在什么真正的“快乐教育”,学习本身也许就是快乐。

——这就是海某区娃的日常。

……………………

(三)

海某区娃背后,站的是海某区妈。

海某区教育很拼,顶配的娃背后,站着的是全国最特殊的一群家长。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他们就开始谋划布局。

比如之前朋友圈里流传的一位海某区“鸡血家长”,出产房不到3小时,给大娃指导英语和奥数,给刚出生的二娃听诗词。

前段时间改政策,为了赶上按片划分学校的最后一波,1000万一套的学区房,卖疯了。

中介深谙家长心理,一看父母举棋不定,就说:“您这边肯为孩子付出多少?”

一句话直击家长内心。家长说:“我买!”

同事孩子,刚满一岁。

她老公说:你算算,如果我们在孩子上初中前,落一个京城户口,需要做什么?

我同事,马上开始算,算了一下午。

最后,结论是:

要先离婚,然后,城郊区买套房,再复婚,房子卖掉;再离婚,城里买套房;再复婚……

他们真的太有效率了,转天就办了离婚手续。

从孩子不到一岁,精准算好了之后的每一步,且严格执行。

发现京城户口无望怎么办?

身边另一个妈,着急忙慌办了天津户口,上午离婚,下午买房,赶在孩子小升初前,把孩子转了过去,自己不惜天天坐高铁上下班。

他们为什么如此执着于鸡娃?

很简单。

这群最鸡血的家长群,以985/211名校硕博为主,是全国各地来京城打拼并最终扎根的人。

他们的思想高度统一:相信教育,相信高考能创造人生的奇迹。

他们比任何地方的父母,都更了解读书对一个人命运的改变。

之前就有新闻,爷爷奶奶花上百万给孙女补课。这钱花的,值不值?

作为60年代毕业的本科生,这对爷爷奶奶太知道知识、教育是如何改变命运的了。他们的回答当然只有一个字:值。

作为读书的红利拥有者,海某区妈们自然不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掉队,拼尽全力,也要把孩子送进好学校。

为孩子铺平道路,用心良苦。

……………………

(四)

海某区家长,拼的是什么?

拼财力。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