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爱的层次

作者:郭振宁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基于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去持续不断的学习、实践和思考。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说:

“我所认识的、在漫长的生活岁月中能够保持效能的所有人,几乎都和我一样在不断地学习。无论是企业主管还是学者,无论是军队的高级将领还是一流的医生,无论是教师还是艺术家,无一不是如此。”

在日常的观察中我们也发现,无论哪个领域的卓越者,即便是我们传统上认为起点比较低的人(基础学历低,例如许多企业家是小学、中学毕业而没有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在他们后来的实践中通过跟人学习、在干活中摸爬滚打等方式,都养成了对于知识的敏感度和极强的学习动力,并形成适合自我的获取知识的方法。

(三)

基于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这些各个领域的高手们,积累了自己所在领域海量的知识(数量),当你与他们交流时会发现你知道的他们大都知道,你最近刚学习到的觉得很时髦的知识,可能他们十年前就了然于胸,可怕的是还有许多“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对于他们就是常识(这也许就是常说的认知上的差异)。

他们对于知识掌握的深度要远远超过普通人(深度):不仅仅知道是什么,而且明白如何去做、解决什么场景下的问题、并且知道为什么要用这些知识。虽然掌握的内容很多,但他们的大脑里面却清爽无比,因为他们平时记忆的只是结构和高阶的概念,遇到问题时他们可以从上到下的快速定位去查找。

更可怕的是,他们还能快速学习新内容。因为他们有明确的知识获取目标,所以他们的敏感性很高,当遇到自己不懂而且又需要的知识时,他们行动力超强,很快可以利用自己高超的学习能力转化成自己的。同样看到碎片化的内容,因为他们具备了成熟的知识结构和体系,可以快速吸收。

(四)

如果你想有所成就,如果想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强悍的学习能力是基础条件:对于现代人而言,如果没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基本上是不可能在任何领域超越他人的。

当然,仅仅学习能力强并不一定能成为专家,因为成为专家还涉及到其他因素,譬如实践机会、思维方式方法等。但起码可以让你超越社会上90%以上的人。因为大部分人其实是不学习的,即便在那些所谓“爱学习”的人中间,大部分也因为不得法而令自己的学习无效。

那如何真正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呢?

在讲这个之前,首先要搞清楚当前环境下职场人学习的2个变化。

(五)

变化1:知识资源和来源渠道不是问题,对学习内容要求变高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有许多聪明的中国人因为缺乏接触到知识(书籍、教育机会)的机会,而无法学习。

那个年代,知识的载体主要是书本和学校教育,但当时书籍极端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